我們是現代人,由出世時開始便以自來水盥洗,而自來水中卻含有一種添加物叫做氯。氯是各地供水部門為了避免自來水腐敗而添加的化學元素,它可使自來水中單細胞生物(細菌)迅速死亡,是消毒自來水的有效方法。
氯溶解於水之後生成的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便是我們熟悉的游泳池的氣味。我們在泳池游水後眼睛變紅是眼睛細胞被氯損傷的結果(日本一般的游泳池水中的氯的濃度要求是0.4ppm以上,即是下限為0.4ppm),而養過金魚的朋友也許知道,自來水至少要擺放一兩天(使水中氯揮發)才可以拿來飼養金魚,否則金魚的鰓部細胞被氯破壞而死亡。
自來水添加氯的做法起源於19世紀末的英國,其後在歐美等地逐漸普及。雖然我沒有找到本港水務處於水質處理時投放的氯有多少,卻找到了日本的相關資料。
日本本來就有法律規定,指明每家每戶由水龍頭出來的自來水中必須含有至少0.1ppm濃度的氯才有消毒作用,所以0.1ppm是個下限,但關於上限的數據卻無法找到。那麼香港呢?
再說回日本的狀況,由於日本當局並沒有表明自來水中的氯的濃度上限,在“今、水が危ない”一書中(ISBN:4055005806),該書作者親臨各地多個地點實際量度自來水中的氯的濃度,結果得出東京的自來水中氯的濃度為1.5ppm(全國最高),而其它地方也普遍超過1ppm。
加氯消毒自來水的方法才實行100年(而看日本的例子,1970年代開始,氯的添加量有上升的趨勢),合成清潔劑的普及也才60年左右。而在這兩樣東西出現之前,雖然濕疹的個案已有記載,但極為罕見。
相信不會有人否定氯化水,但於沐浴時身體一接觸到自來水便開始全身發癢的人大有存在,在游泳池嬉水後濕疹惡化的情況也經常聽說。我們現代人自出世那一刻便可能開始接觸高濃度的氯(和合成清潔劑),這對嬰兒來說是很明顯的異物,也就是專家們懷疑濕疹的成因與氯有關的論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