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濕疹,自來水的除氯裝置和軟水裝置」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濕疹,自來水的除氯裝置和軟水裝置」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6月1日星期五

濕疹和各式各樣的“水”產品

濕疹,異位性皮炎是皮膚科醫生都承認無法醫治的皮炎,而受濕疹,異位性皮炎折磨的人卻每日都在增加。不少患病者和他們的父母會不惜一切,聽到甚麼產品/療法有效,便去嘗試;廠商,商人也利用機會提供種種昂貴而未經證實有效的產品和療法等,而其中一類產品便是各式各樣的“水”和相關產品。

看準了消費者不惜一切的心態,這樣的“ABC水”,“XYZ水”等產品售價奇高,但產品有無效就見仁見智了。

我們看過不少醫生和研究機構發表的文章,覺得現實中祇有兩個“水”產品真正起到作用,而且並不太貴;一個是自來水的軟水裝置,另一個是自來水的除氯裝置。即使少量的肥皂或沐浴露等屬於“梘液”的產品,使用軟水可使這些清潔劑起到很多泡沫,所以可以間接減少肥皂或沐浴露等產品的使用量,有助間接減少皮膚上的殘留清潔劑與其添加物成分。而除氯裝置可以除去自來水中添加的氯的成分。

以前也有提及這個話題,但除氯裝置為甚麼對濕疹有效?

有兩位著名醫生在他們的著作中這樣說:
“不少嬰兒患所患的異位性皮炎其實許多時候是由自來水導致的。自來水裡添加的氯刺激到皮膚而使嬰兒全身皮膚變紅。”
“假如每次沐浴後都出現濕疹症狀,自來水裡添加的氯便十分值得懷疑。”
-日本新瀉大學大學院 安保徹教授著作“體溫免疫力”(2004年)


“每日的沐浴習慣等同身體接觸氯氣,導致肺部的氧氣供應量減少。......也等同加速皮膚老化。”

“15分鐘的熱水沐浴和飲用1公升未經煮沸的自來水會致使身體吸收同等份量的氯氣。......於沐浴過程,自來水經加溫後會釋放氯氣而被人體吸入,其害處比飲用未經煮沸的自來水大得多。”
-美國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新谷弘實教授著作“健康的結論”(2005年)


安保教授是免疫學的世界權威新谷教授則於美國,日本兩地執業的著名腸胃腫瘤科(癌症)外科醫生,他們並不賣除氯裝置,自然也不存在任何利益關係,是純粹分享他們的知識;妳說他們的意見夠不夠中肯,值不值得關注?



2012年1月27日星期五

自來水的氯化

以前曾經介紹過有不少專家認為自來水中的氯可能和濕疹的惡化和起因有關連。今天我們今天再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是現代人,由出世時開始便以自來水盥洗,而自來水中卻含有一種添加物叫做氯。氯是各地供水部門為了避免自來水腐敗而添加的化學元素,它可使自來水中單細胞生物(細菌)迅速死亡,是消毒自來水的有效方法。

氯溶解於水之後生成的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便是我們熟悉的游泳池的氣味。我們在泳池游水後眼睛變紅是眼睛細胞被氯損傷的結果(日本一般的游泳池水中的氯的濃度要求是0.4ppm以上,即是下限為0.4ppm),而養過金魚的朋友也許知道,自來水至少要擺放一兩天(使水中氯揮發)才可以拿來飼養金魚,否則金魚的鰓部細胞被氯破壞而死亡。

自來水添加氯的做法起源於19世紀末的英國,其後在歐美等地逐漸普及。雖然我沒有找到本港水務處於水質處理時投放的氯有多少,卻找到了日本的相關資料。



上圖是東京都政府公佈的東京,金町淨水廠於昭和31年到昭和54年間(1956年到1979年)於淨水過程中量度到的水中氯的濃度,直接反映了供水當局投放於水中的氯的量。圖中,日文的鹽素就是氯的意思。請注意,1956年於淨水廠錄得的氯的濃度才1.5ppm(百萬分之一),但到了1969年,濃度提升到7.5ppm,整整翻了5倍之多(這意味著水中細菌量超標,為了消毒更有效才需要增加氯的投放量)。

日本本來就有法律規定,指明每家每戶由水龍頭出來的自來水中必須含有至少0.1ppm濃度的氯才有消毒作用,所以0.1ppm是個下限,但關於上限的數據卻無法找到。那麼香港呢?




我們向水務處查詢過本港的自來水中的氯的濃度,上面的電郵就是我們收到的回答:視呼當時的水質,水務處會調節氯的添加量,但於2009年10月份到2010年9月份錄得的自來水中氯的濃度平均值為0.6mg/L(0.6ppm)。這個數據比日本的下限為高,但信中也提到WHO(世界衛生組織)定出的自來水中氯的濃度指引為5mg/L(5ppm),所以0.6mg/L(0.6ppm)是遠低於該指引的濃度。

再說回日本的狀況,由於日本當局並沒有表明自來水中的氯的濃度上限,在“今、水が危ない”一書中(ISBN:4055005806),該書作者親臨各地多個地點實際量度自來水中的氯的濃度,結果得出東京的自來水中氯的濃度為1.5ppm(全國最高),而其它地方也普遍超過1ppm。

加氯消毒自來水的方法才實行100年(而看日本的例子,1970年代開始,氯的添加量有上升的趨勢),合成清潔劑的普及也才60年左右。而在這兩樣東西出現之前,雖然濕疹的個案已有記載,但極為罕見。

相信不會有人否定氯化水,但於沐浴時身體一接觸到自來水便開始全身發癢的人大有存在,在游泳池嬉水後濕疹惡化的情況也經常聽說。我們現代人自出世那一刻便可能開始接觸高濃度的氯(和合成清潔劑),這對嬰兒來說是很明顯的異物,也就是專家們懷疑濕疹的成因與氯有關的論點。



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

DIY軟水器

前一陣子在家中試作了小型的軟水器。麻雀雖小,所用的材料都與商用軟水器沒有分別,但由於製造軟水的Capacity低,所以只適合洗面等用水量較少的用途。






左邊白色筒型的部份就是DIY軟水器。利用了Counter-top淨水器的外殻,但內部裝的是Purolite C100E離子交換樹脂(適合食品級,工業級應用,並符合FDA要求),與商用軟水器一樣,可以製造硬度為0的軟水




可以隨意切換自來水或軟水。




原裝淨水器的Set up相當方便,很容易便接上了家中Sink盆的水龍頭。



這個像縮水“蟹子”的東西就是Purolite C100E,為了Handling方便,使用了絲襪(全新的!)來獨立包裝。

軟水器的效果是達到了,不過美中不足的是製造軟水的Capacity(Liter/Hr.)太低,應用層面不廣;只能洗面,不能沐浴也為免太不過癮了(,滑溜溜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