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好肥皂比沐浴露,洗面液更優越?」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好肥皂比沐浴露,洗面液更優越?」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7日星期四

保濕品並不是絕對3



Q3 早上不洗面經過了兩星期後,雖然乾燥還是依然,但發現Hairline附近開始有了少量發汗的現象。再過一星期,頸部發紅的症狀也幾乎消失。早上不洗面到第五星期,雖於晚間清水洗面後會有多少緊繃的感覺,眼部和口部周圍外,皮膚表面的粉狀的東西幾乎不再有,而且皮膚也開始恢復光滑起來。

終於挨到了9月20日,經過了八個星期的煎熬;知道我的原來“真面目”的公司同事們都異口同聲說,“現在的皮膚好到完全沒有化妝的必要。”但我覺得鼻子周圍的油脂分泌有時會多了一點,請問現在可以使用肥皂洗面了嗎?還有,今後需要化妝時,我應該怎麼做呢?

A3 十分恭喜妳。其實化妝方面化妝水,乳霜都沒有必要,光是粉底應該已足夠。當日如有化妝,肥皂洗面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以我的個人意見,Oil cleansing method應該更為適合吧。

化妝品本來就是油脂和某種粉末的混合物,塗在面上的化妝品,其中的油脂成份蒸發後(當然不像水分的蒸發那麼快),剩下的粉末就留在面部皮膚表面。在這剩下並黏在皮膚表面的粉末上再加一點油脂後,它又變回原樣,用棉花一抹就可以抹掉。所以Double洗面是可以完全避免的;Eye liner,Mascara,Rouge也可以以同樣方法卸妝。還有,除非濕度偏低,晚間的保濕(化妝水,乳霜)也可以省掉。





2012年11月5日星期一

一個美容皮膚科醫生的理念-不可信的“產品推介”

柴亜伊子醫生在Blog中又寫道,在她的診所就診的患者大部分都是看過她的Blog,覺得有道理才決定來看她。她寫道:
“我不敢否定所有的化妝品,但就算是名牌產品也好,市面出售的化妝品(護膚品)中,劣質的產品是在太多,而我的多半患者也搞不懂自用的化妝品到底是怎麼樣的產品,所以我也會幫助她們看她們了解一下她們正在用的化妝品的成份(尤其與患者當前的治療可能有相關的化妝品/護膚品)。雖然要花費不少時間上網去查看成份,我會盡量提供意見給她們,建議哪些產品可以繼續,哪些暫時停用,哪些已經開了封的產品可否一直用到完等等。”

“不是全部,但劣質產品是在太多,而我見過的受害人也太多了,所以我在Blog裡一再強調媒體介紹的美容方法絕對不可相信。電視,電台,雜誌等媒體‘專題介紹’,‘產品推介’等一般都會誇大其美容/護膚效果,而這些‘介紹’,‘推介’內容帶來的後果又沒有人負責。妳要明白任何‘專題介紹’,‘產品推介’的背後一定有贊助商,否則誰會免費‘介紹’和‘推介’?這些贊助商主要都是化妝品廠商,還有,大概也離不開保健品/飲料廠商吧。得到了贊助商提供的好處,Blogger,雜誌和報章上的‘專題介紹’,‘產品推介’當然不會言及不利於贊助商的話,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文中的人物當然祇會大贊特贊這些產品。看到這樣的‘產品推介’只可以當作流行訊息,參考一下就夠了吧,因為專業化妝師也好,雜誌,報紙編輯也好,他們始終沒有專業醫學知識。”

“時常有患者問我一個奇怪的問題:‘應該何時洗面最好?’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她們一致認為‘粉底對皮膚不好,因此必需盡快卸掉粉底。’我聽了她們的解說,發現這個Idea原來都是從雜誌中得到的‘知識’。那麼到底應否盡快卸掉?其實是無所謂。只不過在雜誌的推介文章不斷強調粉底如何對皮膚不好,而多數讀者看過後信以為真,下班一回到家便洗面,入睡前沐浴時又洗面,於是變成洗面過於頻密的局面。成年女性多半屬乾燥型皮膚或混合型皮膚(大概是Cleansing和雜誌裡得到的錯誤洗面知識帶來的成果吧),所以我也未曾遇到過一天內需要洗面達3次的油性皮膚女性。一天內以溫水洗面3次我可以接受,但3次洗面都用到洗面Foam(Cleansing產品),一定會搞到皮膚又殘又舊。除非面部患有濕疹等,否則也沒有必要這麼急著卸掉粉底吧;反正妳已經把‘對皮膚這麼有害的東西’搽在臉上一整天了,對不對?”

“雜誌,媒體的‘推介’宣揚‘Cleansing的必要性’,‘Make-up要徹底卸掉’等的美容知識,於是有人會選用更強效的Cleansing產品和重覆多次洗面和‘搓洗’等方法;這樣的Cleansing產品(洗面Foam,Wipe-off Cleansing產品等)的主要成份實際上就是洗潔精或者是大量Peeling成份,所以我認為使用這樣的產品洗面遠遠有害過不卸妝。當然,使用對皮膚不會構成負擔的清潔劑可以卸到妝就最好不過,但一般來說,對皮膚溫和的清潔劑也意味著溫和的潔淨力,所以可能會感到卸不掉部份較為‘頑固’的粉底,不過,也不必去想太多,因為第二天早上洗完面,一定卸得乾乾淨淨。然而以為沒有卸好,再次使用強效的Cleansing產品,重覆多次洗面,最後只會導致皮膚損傷。”

“我有非常多的患者都異口同聲地表示皮膚狀態不如理想,而她們大部分都有Cleansing和洗面過於頻密的傾向,所以經過勸告後,她們一旦停止過多的Cleansing和洗面,皮膚狀態會產生明顯改善,足以証明Cleansing產品的烈性。每每看到患者皮膚發紅,皮膚沒有光澤而不細膩,皮膚過度乾燥,我都勸她們停用Cleansing產品,勸她們改用沒有添加物的肥皂,而萬一使用沒有添加物的肥皂而卸不好妝也好,我還是勸她們不要繼續去卸。沒有添加物的肥皂已經有相當的卸妝能力,所以我對患者們強調沒有同時使用肥皂和Cleansing產品的必要;肥皂加上Cleansing產品的Double洗面肯定是過度潔面,除非擁有非常油性的肌膚,成年女性如此潔面,皮膚的乾燥一定變本加厲。”

“請注意,就算是Oil cleansing產品,通常也有註明需不需要Double洗面;註明不需要Double洗面的產品,過完水就算完成了Cleansing,所以這類產品裡應該含有大量類似洗潔精的成份,否則不可能單單過水就可以洗掉Oil cleansing產品中的Oil,對不對?解釋得這麼清楚,一部分患者還是無法脫離Cleansing產品......可能是已經被雜誌,媒體‘推介’的‘Cleansing的必要性’,‘Make-up要徹底卸掉’等所謂美容知識洗了腦吧。試想想,化妝品廠商要推廣Cleansing產品,洗面Foam等產品才有生意做,消費者使用這些產品搞到皮膚乾燥,廠商就有機會再推保濕化妝品。廠商推出更強效的Cleansing產品,消費者的皮膚就更
乾燥,廠商再次得到機會推出更具保濕力的Cream。”






“皮膚專科測試致敏物的斑貼測試(Patch test)妳大概聽說過,它通常為期48小時,期間將浸有‘可能致敏物’(藥劑等)的金屬貼紙貼於皮膚表面,之後再貼上膠紙蓋過它,雙重密封,再經過48小時後觀察‘可能致敏物’有否對皮膚帶來過敏反應。貼了刺激性強的‘可能致敏物’,患者通常熬不到24小時便會抓破皮膚,搞到血肉模糊。刺激性不太大的話,可能可以熬到48小時,但貼紙下面的皮膚可能已經發疹,變紅,起水泡等等。為化妝水,乳液,Cream,粉底等進行斑貼測試時,當然是將產品直接塗於皮膚,但為Cleansing產品,洗面Foam等產品進行斑貼測試時,如將浸有這類產品的貼紙貼在皮膚,再密封48小時,皮膚一定會潰爛,所以會改用另一種測試方法Open patch test(直接塗在皮膚,但不密封),觀察期也大大縮短到數十分鐘(大多數未經加水稀釋的Cleansing產品塗在皮膚,可以說不消10分鐘,皮膚變紅是必然的結果,所以通常測試時會加水)。所以清潔劑(Cleansing產品是清潔劑)的Open patch test會以水分稀釋產品濃度到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等濃度後再進行。我想要指出的是甚麼?請想清楚,潔面時,Cleansing產品是直接塗在臉皮而不是添加水分再塗在臉上,那麼Cleansing產品帶來的刺激跟粉底的所謂危害怎麼能相提並論?它是洗潔精!”

“就算名牌,令人質疑的化妝品到處都是。要用這樣的產品,倒不如聽我勸;因為防曬為肌膚帶來的好處才更科學,更有依據,更現實,所以各位勤力一點防曬吧,還有,不要忘記防曬產品要每隔兩三個小時便要補一補!”

各位覺得怎麼樣?覺得柴亜伊子醫生的話有說服力嗎?











2011年3月22日星期二

好肥皂如何比沐浴露,洗面液更優越?

大家好像知道肥皂好,但不太清楚怎麼好,我說說好肥皂的條件吧:

1 不含色素,香料/香蕈,防腐劑等添加劑
添加劑有可能對部份用家來是致敏源,有機會導致發癢,刺痛,出疹,生瘡,脫皮等症狀。可以說全部名牌沐浴露,洗面液等成份裡一定會有上述的添加劑,但部份手工肥皂的成份則不含或少含這些添加劑,相對來說致敏源較少,對用家有更多保障。

2 材料不同。
A 名牌沐浴露,洗面液等的主成份是合成清潔劑,是石油副產品。不少人對合成清潔劑本身有過敏,而合成清潔劑的抾油力高,也更持續,所以必須添加其他滋潤成份來補償被合成清潔劑洗掉的皮脂。洗去皮膚表面的皮脂會使皮膚分泌更多的油份補回失去的油份,所以洗完臉後皮膚會變得好乾燥,或者更油,以致成為日本美容界所謂的inner dry。

B 肥皂也看材料,較廉價肥皂以動物性油脂,椰油,棕櫚油等製造,會洗掉過多的皮脂。較好的肥皂以olive oil,avocado oil,tea tree oil等油份來製造,本身有滋潤,保濕等效果,用後不會使皮膚乾燥,同時溫和=不刺激,所以長期使用此類肥皂也不會刺激黑色素,所以會有美白的“副作用”。


肥皂如何好,文字寫得再好也沒用,始終最好就是親身體驗。其實我有“兩個”古方天然好肥皂,是我從土耳其進口的。一個是shampoo bar/body soap,另一個是超級溫和,滋潤,適合敏感肌膚人士的moisturizing bar。

Shampoo bar/body soap的成份是初榨橄欖油66%+月桂果實油(熬製)34%苛性鈉(皂化完成後不含苛性鈉),水分絕不含防腐劑香料等任何添加物。這個肥皂、我已經用了快兩年的時間,第一天開始用它已經感覺好爽,同時還很潤,從此就和shower gel,shampoo bye bye了。

Moisturizing bar是為追求更溫和,更滋潤,向廠家定製的special order。成份是初榨橄欖油100%苛性鈉(皂化完成後不含苛性鈉),水分絕不含防腐劑香料等任何添加物。我認識兩位皮膚極度乾燥的朋友,每晚癢醒數次的他們用過shampoo bar/body soap發覺皮膚痕癢舒緩了一些,moisturizing bar出爐後拿給他們試用,結果晚間洗完澡後,半夜只癢醒一次,我覺得蠻impressive的。

雖然數量不多,我準備了一點試用品,所以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連絡我要求試用品。噢,對了,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