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e packaging人見人愛,單從外表看,妳大概對它不會存有甚麼戒心,但eos導致皮膚炎,過敏的報導越鬧越大;本來想過買來做Christmas gift的,幸好沒有買,不然給人罵死啦。
我們出售OLEA Natural Soap(www.skinrelief.com.hk),它沿用相傳長達數世紀的古老配方而製成;成份基本上都屬”食得落肚“的東西。 儘管肥皂在市面上越來越少見,我們還是希望各位重新去認識肥皂這個古老產品;媒體廣告和“美容專家”大力鼓吹肥皂如何傷害皮膚也好,但事實上對美肌最不利的是甚麼?是Cleansing產品!而好肥皂可能還是對人體最溫和的清潔劑。不相信嗎?請進來我們的Blog看看! 美肌的基本在於保濕和角質層的保護,而保濕的第一步由正確的潔面開始。身邊的化妝品(護膚品)日漸變得越來越高科技,但這樣的化妝品成份對我們的皮膚健康又有怎麼樣的影響呢?既安全又有效的產品又往哪裡找? 真假美肌知識滿天飛,無論妳對肥皂有沒有興趣,我們都希望透過Blog與大家分享關於肥皂和美肌的事實,希望可以幫各位看清是非。 歡迎各位來信,如有任何疑問,意見,可到“檢視我的完整簡介”,再Click “Email“就可以直接發Email給我們,或者也可以瀏覽我們的網址:http://skinrelief.com.hk/ 謝謝大家的鼓勵和支持,願各位一日靚過一日!
2016年1月19日星期二
2013年5月21日星期二
濕疹用化粧品?
很多人搜尋“濕疹用化粧品”這一句而來到我們這個Blog。不過我們並沒有介紹濕疹用化粧品,也不主張患有濕疹者使用化粧品(護膚品),因為只要繼續使用化妝品,濕疹多數會惡化而且很難消退。
在尋找濕疹用化粧品的過程中妳可能會試用多種產品,不管它們說是有機,草本,無添加,低敏,皮膚科醫生選用,醫療美容等等,有些產品刺激大一些,有些刺激少一些,但結果還是履戰履敗,基本上沒有甚麼產品會使濕疹消退。
面部濕疹多半是面部皮膚接觸到化粧品,致使免疫系統對其過度反應而導致。不過妳大概會反駁說只要產品夠溫和就不會有問題吧。可惜在免疫學觀點來說,產品有多溫和也好,只要不是來自妳身體的東西都屬於“異物”,所以假如妳本身體能強壯,妳的免疫系統大概可以抵擋到這些異物的刺激,但當妳處在較虛弱狀態時(睡眠不足,營養不良等典型都市人Life style),異物的刺激便有機會打敗免疫系統。對了,妳討厭的面油(皮脂)是妳分泌出來的東西,所以它對妳的皮膚沒有刺激,是天然保濕劑。
成熟的商業城市也可能太方便了,一發現濕疹,不少人都會到藥房購買止癢Cream,消炎Cream等產品;它們確實有效,但含有皮質類固醇的機會也非常高,所以妳萬一變成止癢Cream和消炎Cream的長期使用者(超過一星期),還可能會產生Steroid addiction的問題。
輕微的濕疹,只要不刺激它(化妝品會不會刺激它呢?),絕對有可能數日內自動恢復正常,但不斷刺激它,濕疹可以變為慢性化(長期不消退),繼而也有可能進一步演變成異位性皮炎等更嚴重的皮膚疾患。
在尋找濕疹用化粧品的過程中妳可能會試用多種產品,不管它們說是有機,草本,無添加,低敏,皮膚科醫生選用,醫療美容等等,有些產品刺激大一些,有些刺激少一些,但結果還是履戰履敗,基本上沒有甚麼產品會使濕疹消退。
面部濕疹多半是面部皮膚接觸到化粧品,致使免疫系統對其過度反應而導致。不過妳大概會反駁說只要產品夠溫和就不會有問題吧。可惜在免疫學觀點來說,產品有多溫和也好,只要不是來自妳身體的東西都屬於“異物”,所以假如妳本身體能強壯,妳的免疫系統大概可以抵擋到這些異物的刺激,但當妳處在較虛弱狀態時(睡眠不足,營養不良等典型都市人Life style),異物的刺激便有機會打敗免疫系統。對了,妳討厭的面油(皮脂)是妳分泌出來的東西,所以它對妳的皮膚沒有刺激,是天然保濕劑。
成熟的商業城市也可能太方便了,一發現濕疹,不少人都會到藥房購買止癢Cream,消炎Cream等產品;它們確實有效,但含有皮質類固醇的機會也非常高,所以妳萬一變成止癢Cream和消炎Cream的長期使用者(超過一星期),還可能會產生Steroid addiction的問題。
輕微的濕疹,只要不刺激它(化妝品會不會刺激它呢?),絕對有可能數日內自動恢復正常,但不斷刺激它,濕疹可以變為慢性化(長期不消退),繼而也有可能進一步演變成異位性皮炎等更嚴重的皮膚疾患。
所以到底有沒有濕疹用化粧品?相信妳已經有答案了吧。
2013年1月18日星期五
HC小姐的來信
大埔區朋友HC小姐來信詢問有關OLEA Daphne肥皂,以下是部分溝通內容,與大家Share一下:
呢隻皂洗完會唔會好多皂垢,好似olive oil做既皂會比較難洗?
我用過好幾隻皂都好難洗干淨
肥皂垢的問題,相信你是在本港使用使用吧?請放心,香港水質只會產生微量的肥皂垢(多半大牌子肥皂如Ivory等都含有Tetrasodium EDTA,就算在硬水中也可以控制肥皂垢的產生,所以在水質屬於軟水的香港使用OLEA Daphne肥皂也不會遇到肥皂垢問題,而且也並不存在某牌子的肥皂會產生特別多肥皂垢或某牌子肥皂產生特別少肥皂垢的現象,總言之,就香港的水質情況而言,產生大量肥皂垢的可能性可以說是沒有)。
你說“肥皂難洗乾淨”,可以詳細形容你的情形給我們嗎?也許我們可以幫你想想辦法?
我既情況係咁,以前頭髮又多又粗,大半年前轉洗頭水開始甩髮,一日百幾條咁甩
依加雖然停左,但頭髮又小又幼,髮質變哂,好怕用洗頭水
我指既用皂唔乾淨係每次過完水,用指甲抓下頭皮仍會有皂垢,不同部位都有小小,吹乾後髮尾會黏膩,梳頭唔順
我依加用緊dove(感覺較小皂垢),先用網起泡,用泡洗頭,過水,有時會洗多次,最後用醋水再過水
黏膩感時多時小,醋用多啲會唔會改善?
大半年前用的是甚麼洗頭水和護髮素?之後轉用的是甚麼洗頭水和護髮素?可以的話請具體列出牌子和產品名稱可以嗎?Blog中我們也介紹過,與洗頭水相比其實護髮素的有害性可能較嚴重(兩者都是合成潔面活性劑),所以目前可以提供的建議是立即停用“一切洗頭水和尤其護髮素的使用”,暫時只以清水洗髮,先觀察一下情況。(現代人已經養成了使用洗頭水和護髮素的習慣,所以突然只以清水洗髮會感覺很不習慣,但仔細,慢慢洗的話,大部分頭髮上由新陳代謝產生的污垢應該還是可以洗得掉的。)
掉頭髮的原因也有很多可能;它可以是遺傳,生理狀態影響,外來物的刺激等等。你的性別和年齡是甚麼?你的家人有禿頭嗎?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因為我們還不知道你的具體情況,所以不敢斷定,但你所指的“皂垢”應該不是皂垢,而像是護髮素的殘留物(洗頭水和護髮素基本上不會產生皂垢,就算以肥皂洗髮也好,大埔和香港其他地區的水質都屬於“軟水”,故不可能產生大量皂垢),所以請再看看上面有關護髮素的Hyper link,也許你會得到一點啓發。
致於Dove這個東西,它的外表是傳統肥皂,但它其實是合成界面活性劑,完全不含肥皂,所以使用Dove洗髮後使用白醋+水而製成的Conditioner不會產生Conditioning效果,因此還是建議你暫時不要使用任何清潔劑和護髮素洗髮,只用清水洗髮,先觀察一下。
你說頭皮上殘留物多到可以用指甲刮,吹乾頭髮後感覺頭髮油膩,希望你的頭皮還沒有痛,癢等症狀吧?洗頭水和護髮素都由合成界面活性劑製成,其中洗頭水中的合成界面活性劑有去污作用,而護髮素中的合成界面活性劑會令所謂的“護髮成份”黏附於頭髮和頭皮表面和滲透到頭髮內部(這兩項是目前主流護髮素提供的“作用”),所以假如你有電過髮,染過髮,做過Treatment等的話,護髮素也很有可能與已滲透到頭髮內部的電髮,染髮和Treatment等成份(也是利用合成界面活性劑的滲透作用)產生化學作用,經過一連串化學反應而產生“異物”,而這些異物結合護髮素的黏附作用,最終黏附在頭髮和頭皮上,形成你所說的“皂垢”。
一種界面活性劑通常都可以洗掉另一種界面活性劑,有著一物剋一物的特點,所以首先是只以清水洗髮,觀察數日,之後可以嘗試以OLEA Daphne肥皂洗髮,慢慢洗掉護髮素殘留物和由頭髮滲出的異物,但這個洗掉異物的過程可能會長達數日,甚至數星期,希望你可以耐心。
我用過好幾隻皂都好難洗干淨
肥皂垢的問題,相信你是在本港使用使用吧?請放心,香港水質只會產生微量的肥皂垢(多半大牌子肥皂如Ivory等都含有Tetrasodium EDTA,就算在硬水中也可以控制肥皂垢的產生,所以在水質屬於軟水的香港使用OLEA Daphne肥皂也不會遇到肥皂垢問題,而且也並不存在某牌子的肥皂會產生特別多肥皂垢或某牌子肥皂產生特別少肥皂垢的現象,總言之,就香港的水質情況而言,產生大量肥皂垢的可能性可以說是沒有)。
你說“肥皂難洗乾淨”,可以詳細形容你的情形給我們嗎?也許我們可以幫你想想辦法?
我既情況係咁,以前頭髮又多又粗,大半年前轉洗頭水開始甩髮,一日百幾條咁甩
依加雖然停左,但頭髮又小又幼,髮質變哂,好怕用洗頭水
我指既用皂唔乾淨係每次過完水,用指甲抓下頭皮仍會有皂垢,不同部位都有小小,吹乾後髮尾會黏膩,梳頭唔順
我依加用緊dove(感覺較小皂垢),先用網起泡,用泡洗頭,過水,有時會洗多次,最後用醋水再過水
黏膩感時多時小,醋用多啲會唔會改善?
大半年前用的是甚麼洗頭水和護髮素?之後轉用的是甚麼洗頭水和護髮素?可以的話請具體列出牌子和產品名稱可以嗎?Blog中我們也介紹過,與洗頭水相比其實護髮素的有害性可能較嚴重(兩者都是合成潔面活性劑),所以目前可以提供的建議是立即停用“一切洗頭水和尤其護髮素的使用”,暫時只以清水洗髮,先觀察一下情況。(現代人已經養成了使用洗頭水和護髮素的習慣,所以突然只以清水洗髮會感覺很不習慣,但仔細,慢慢洗的話,大部分頭髮上由新陳代謝產生的污垢應該還是可以洗得掉的。)
掉頭髮的原因也有很多可能;它可以是遺傳,生理狀態影響,外來物的刺激等等。你的性別和年齡是甚麼?你的家人有禿頭嗎?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因為我們還不知道你的具體情況,所以不敢斷定,但你所指的“皂垢”應該不是皂垢,而像是護髮素的殘留物(洗頭水和護髮素基本上不會產生皂垢,就算以肥皂洗髮也好,大埔和香港其他地區的水質都屬於“軟水”,故不可能產生大量皂垢),所以請再看看上面有關護髮素的Hyper link,也許你會得到一點啓發。
致於Dove這個東西,它的外表是傳統肥皂,但它其實是合成界面活性劑,完全不含肥皂,所以使用Dove洗髮後使用白醋+水而製成的Conditioner不會產生Conditioning效果,因此還是建議你暫時不要使用任何清潔劑和護髮素洗髮,只用清水洗髮,先觀察一下。
你說頭皮上殘留物多到可以用指甲刮,吹乾頭髮後感覺頭髮油膩,希望你的頭皮還沒有痛,癢等症狀吧?洗頭水和護髮素都由合成界面活性劑製成,其中洗頭水中的合成界面活性劑有去污作用,而護髮素中的合成界面活性劑會令所謂的“護髮成份”黏附於頭髮和頭皮表面和滲透到頭髮內部(這兩項是目前主流護髮素提供的“作用”),所以假如你有電過髮,染過髮,做過Treatment等的話,護髮素也很有可能與已滲透到頭髮內部的電髮,染髮和Treatment等成份(也是利用合成界面活性劑的滲透作用)產生化學作用,經過一連串化學反應而產生“異物”,而這些異物結合護髮素的黏附作用,最終黏附在頭髮和頭皮上,形成你所說的“皂垢”。
一種界面活性劑通常都可以洗掉另一種界面活性劑,有著一物剋一物的特點,所以首先是只以清水洗髮,觀察數日,之後可以嘗試以OLEA Daphne肥皂洗髮,慢慢洗掉護髮素殘留物和由頭髮滲出的異物,但這個洗掉異物的過程可能會長達數日,甚至數星期,希望你可以耐心。
Labels:
過敏,濕疹和化妝品,
Olea Daphne soap洗髮,
OLEA Natural Soap+軟水
2013年1月2日星期三
Heidi的來信
你好,
我是 Heidi, 自小就有濕疹. 但成年後情況好轉, 只會間中發作. 而發疹地方多數是身體四肢.
自去年十一月起, 面部突然開始發疹, (只在面部發).情況持續一年...期間睇中西醫無數, 結果都沒有用.
濕疹的原因有好多可能,但如果是接觸性皮炎的話,它一定和妳搽在皮膚上的東西(清潔劑,護膚品,Lotion,Cream,化妝品等等)和與妳皮膚接觸的東西(毛巾,衣物等的殘留清潔劑/衣物柔順劑等)有關係,所以盡可能細心觀察生活習慣和身邊的每個細節,找出引起濕疹的致敏物,繼而避免和致敏物接觸才可以解決妳的狀況。這個過程可能漫長,但希望妳不會氣餒,還有,這篇文章下面有多個相關Labels,希望可以幫到妳一點忙。
我是 Heidi, 自小就有濕疹. 但成年後情況好轉, 只會間中發作. 而發疹地方多數是身體四肢.
自去年十一月起, 面部突然開始發疹, (只在面部發).情況持續一年...期間睇中西醫無數, 結果都沒有用.
直至今個月頭, 面部濕疹發得連我自己都覺得恐怖.
我現在已停用所有 cleansing & skin care products, 只用醫生建議的 Cetaphil Gentle Cleanser 洗面, 及 Cetaphil 的 Moisturizing cream 搽面.
我想請問, 我這樣的情況是否適合用Olea Pure Olive Oil Soap 洗面? thanks!!!!
Heidi
Happy New Year Heidi,
謝謝來信。
首先,近期有沒有看醫生?醫生有沒有開類固醇給妳?
正因為妳的狀況,我們提議妳暫時停止Cetaphil和其他洗面劑(也因為無法知道妳的濕疹的輕重,所以OLEA Pure Olive Oil soap大概不會有甚麼壞處,但最好還是先避免一下)等的使用;不是說不應洗面,但以妳的情況來說我們認為單單以溫水洗面可能更適合目前的狀況(不使用清潔劑,而只以溫水洗面是不少面部患有濕疹者採取的洗面方法)。目前最首要的是減輕皮膚的發炎和患部的保濕,但每個人對藥物和化學品的反應不一,加上醫生也不曉得甚麼是濕疹的原因,所以清潔劑和保濕劑(兩者都是化學品,也可能是致敏物)的使用要格外謹慎(不少患有濕疹者使用Cetaphil後症狀變本加厲的個案也不少)。
如果醫生有開類固醇的話,它可幫助在短期內控制濕疹帶來的皮膚發炎(重點是不要讓類固醇變成妳的“日常藥”,變成長期依賴類固醇),所以與此同時避免洗面劑等以化學品洗面,減低發炎的可能性(所以建議“溫水洗面”),並做好皮膚的保濕(雖然黏糊糊又Messy,但Vaseline應該是更安全並效果較持久的保濕品,而Cetaphil則有可能對妳來說是致敏源),希望籍此可以先讓皮膚穩定下來。但要注意一點,當妳清潔完皮膚,使用保濕劑時萬一皮膚上已經有致敏物,保濕劑會進一步將致敏物與皮膚穩固地接觸,因而有增加濕疹惡化的可能,所以每個細節要細心謹慎。
價廉物美的保濕劑除Vaseline(不是Lotion)外,還有食用橄欖油也是。還有,醫生也存在“派別”,“利益關係”等背景,所以並非每個醫生都建議妳使用Cetaphil,而有部分醫生則會建議使用Physiogel AI cream(含消炎成份);它也可能是較Cetaphil優秀的產品,但價格較高,不過也較少聽到使用Physiogel AI cream後症狀惡化的Case(請注意,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絕對是Case by case,Patient by patient)。
我現在已停用所有 cleansing & skin care products, 只用醫生建議的 Cetaphil Gentle Cleanser 洗面, 及 Cetaphil 的 Moisturizing cream 搽面.
我想請問, 我這樣的情況是否適合用Olea Pure Olive Oil Soap 洗面? thanks!!!!
Heidi
Happy New Year Heidi,
謝謝來信。
首先,近期有沒有看醫生?醫生有沒有開類固醇給妳?
正因為妳的狀況,我們提議妳暫時停止Cetaphil和其他洗面劑(也因為無法知道妳的濕疹的輕重,所以OLEA Pure Olive Oil soap大概不會有甚麼壞處,但最好還是先避免一下)等的使用;不是說不應洗面,但以妳的情況來說我們認為單單以溫水洗面可能更適合目前的狀況(不使用清潔劑,而只以溫水洗面是不少面部患有濕疹者採取的洗面方法)。目前最首要的是減輕皮膚的發炎和患部的保濕,但每個人對藥物和化學品的反應不一,加上醫生也不曉得甚麼是濕疹的原因,所以清潔劑和保濕劑(兩者都是化學品,也可能是致敏物)的使用要格外謹慎(不少患有濕疹者使用Cetaphil後症狀變本加厲的個案也不少)。
如果醫生有開類固醇的話,它可幫助在短期內控制濕疹帶來的皮膚發炎(重點是不要讓類固醇變成妳的“日常藥”,變成長期依賴類固醇),所以與此同時避免洗面劑等以化學品洗面,減低發炎的可能性(所以建議“溫水洗面”),並做好皮膚的保濕(雖然黏糊糊又Messy,但Vaseline應該是更安全並效果較持久的保濕品,而Cetaphil則有可能對妳來說是致敏源),希望籍此可以先讓皮膚穩定下來。但要注意一點,當妳清潔完皮膚,使用保濕劑時萬一皮膚上已經有致敏物,保濕劑會進一步將致敏物與皮膚穩固地接觸,因而有增加濕疹惡化的可能,所以每個細節要細心謹慎。
價廉物美的保濕劑除Vaseline(不是Lotion)外,還有食用橄欖油也是。還有,醫生也存在“派別”,“利益關係”等背景,所以並非每個醫生都建議妳使用Cetaphil,而有部分醫生則會建議使用Physiogel AI cream(含消炎成份);它也可能是較Cetaphil優秀的產品,但價格較高,不過也較少聽到使用Physiogel AI cream後症狀惡化的Case(請注意,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絕對是Case by case,Patient by patient)。
濕疹的原因有好多可能,但如果是接觸性皮炎的話,它一定和妳搽在皮膚上的東西(清潔劑,護膚品,Lotion,Cream,化妝品等等)和與妳皮膚接觸的東西(毛巾,衣物等的殘留清潔劑/衣物柔順劑等)有關係,所以盡可能細心觀察生活習慣和身邊的每個細節,找出引起濕疹的致敏物,繼而避免和致敏物接觸才可以解決妳的狀況。這個過程可能漫長,但希望妳不會氣餒,還有,這篇文章下面有多個相關Labels,希望可以幫到妳一點忙。
祝早日康復。
Labels:
低敏 無添加 有機 標簽,
來信,
殘留清潔劑 過敏,
過敏,濕疹和化妝品,
濕疹
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衣物柔順劑,護髮素,濕疹和陰毛的關係?
陰毛?妳沒有看錯。
前一陣子寫過關於Hair conditioner的文章,其實它和衣物柔順劑(Fabric softener)有個非常密切的關係,就是這二者的主要成份(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Cationic surfactant)其實是同樣的東西。妳沒有想過吧?再Google“hair conditioner as liquid fabric softener”,便會看到原來好多人早已將護髮素當衣物柔順劑使用。
護髮素與衣物柔順劑的原理也一莫一樣;就是依賴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黏”的特性,將潤滑劑成份黏在衣物纖維上達致柔順的效果,而護髮素的柔順效果越持續,它所使用的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越是強效的意思。
濕疹的原因有不少,而頭皮部位患有濕疹的人士很可能是由洗髮液(表面活性劑)導致,但與洗髮液裡的表面活性劑相比,由於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更難於洗掉(殘留的效果更頑固),故護髮素中的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導致濕疹的可能性就可能更高。同樣道理,衣物上的殘留清潔劑和衣物柔順劑成份也可以導致皮膚發炎,濕疹等。
大部分人習慣沐浴的同時便洗髮。護髮素用後自然是過水,而沐浴和洗髮時,我們通常站立著,一邊沖水,頭髮上剩餘的護髮素便是“水向下流”,由頭頂覆蓋到腳趾,接著問題便出現了。
在看一家日本皮膚科診所的Q&A的時候,偶而發現一個20來歲女性的來信,來信中說,“陰毛部位異常痕癢,看完婦科的結果並不是Candida(念珠菌症),醫生處方了Ointment,但無效,於是在藥房購買另一個Ointment,結果也是無效......”
而這位皮膚科醫生對上述的解答是這樣的:
又說回衣物柔順劑,假如認為自己可能對它過敏或因衣物柔順劑而引起濕疹,控制症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停止與致敏源接觸。但就算以後洗衣不再使用衣物柔順劑也未必立即有效;上面提過,衣物柔順劑和護髮素的最大特點就是“黏”,所以它已經黏在洗衣機裡面(尤其我們看不到和摸不到的滾筒外圍),就算戒掉衣物柔順劑後,黏在洗衣機裡面的致敏源也還會繼續影響妳的皮膚一段時間,真麻煩。
護髮素與衣物柔順劑的原理也一莫一樣;就是依賴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黏”的特性,將潤滑劑成份黏在衣物纖維上達致柔順的效果,而護髮素的柔順效果越持續,它所使用的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越是強效的意思。
濕疹的原因有不少,而頭皮部位患有濕疹的人士很可能是由洗髮液(表面活性劑)導致,但與洗髮液裡的表面活性劑相比,由於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更難於洗掉(殘留的效果更頑固),故護髮素中的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導致濕疹的可能性就可能更高。同樣道理,衣物上的殘留清潔劑和衣物柔順劑成份也可以導致皮膚發炎,濕疹等。
大部分人習慣沐浴的同時便洗髮。護髮素用後自然是過水,而沐浴和洗髮時,我們通常站立著,一邊沖水,頭髮上剩餘的護髮素便是“水向下流”,由頭頂覆蓋到腳趾,接著問題便出現了。
在看一家日本皮膚科診所的Q&A的時候,偶而發現一個20來歲女性的來信,來信中說,“陰毛部位異常痕癢,看完婦科的結果並不是Candida(念珠菌症),醫生處方了Ointment,但無效,於是在藥房購買另一個Ointment,結果也是無效......”
而這位皮膚科醫生對上述的解答是這樣的:
“其實有不少來看門診的病人都有同樣的病徵;非黏膜部位而是皮膚部位的痕癢的話,看皮膚科大概是正確的選擇,而非婦科。陰毛部位痕癢的最常見原因是濕疹,相信是由界面活性劑導致......”
“......請想像沐浴,洗髮時的情景;過水時,剩餘的沐浴露,洗髮水,護髮素等是不是統統往下流,都流到了陰毛的部位?妳可能認為晚一點再沖洗便沒事,但因其中有些表面活性劑必需要殘留在人體上才能發揮其效用的緣故,黏附在陰毛上的上述清潔劑是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洗得掉的。
由於毛髮由已經死亡的細胞組成,所以對毛髮而言,殘留清潔劑不至於引起太大的問題,但毛髮的根部和毛髮下面的皮膚是活著的組織,所以並非每個人都能抵擋殘留清潔劑中的化學成份,於是有些人會患上包括濕疹在內的皮膚問題。而不少患者因這樣的原因導致皮膚乾燥,紅腫,痕癢後,還誤以為使用沐浴露等清潔劑進一步清潔便可以改善症狀,結果反而使症狀更惡化的Case也多不勝數......”
“......有效對策是改變洗髮的模式,如完全分開沐浴和洗髮過程,彎腰使用洗面盆洗髮等......”
“......剃掉陰毛也是有效的方法......”
上述的“其中有些表面活性劑必需要殘留在人體上才能發揮其效用”所指的明顯就是護髮素,而“陰毛部位”所指的範圍,其實就是恥骨(Pubic是恥骨,Pubic hair就是陰毛)位置的皮膚;我們覺得這個醫生的解釋蠻合邏輯;皮膚是活的,有賴新陳代謝作用,皮膚上的殘留物至少應該可以排出一部分,但毛髮沒有新陳代謝,所以毛髮上的殘留物得不到排出的機會,依舊黏附在毛髮上,而穿上內褲就會使毛髮緊貼皮膚,於是皮膚便不斷與毛髮上的殘留物接觸......各位認為如何?而這個部位的濕疹,我們也還是頭一次聽見,於是又Google看看,果然真的有,如這裡,這裡,這裡,而且許多人都不好意思看醫生,還在瞎猜是甚麼原因。
“......剃掉陰毛也是有效的方法......”
上述的“其中有些表面活性劑必需要殘留在人體上才能發揮其效用”所指的明顯就是護髮素,而“陰毛部位”所指的範圍,其實就是恥骨(Pubic是恥骨,Pubic hair就是陰毛)位置的皮膚;我們覺得這個醫生的解釋蠻合邏輯;皮膚是活的,有賴新陳代謝作用,皮膚上的殘留物至少應該可以排出一部分,但毛髮沒有新陳代謝,所以毛髮上的殘留物得不到排出的機會,依舊黏附在毛髮上,而穿上內褲就會使毛髮緊貼皮膚,於是皮膚便不斷與毛髮上的殘留物接觸......各位認為如何?而這個部位的濕疹,我們也還是頭一次聽見,於是又Google看看,果然真的有,如這裡,這裡,這裡,而且許多人都不好意思看醫生,還在瞎猜是甚麼原因。
又說回衣物柔順劑,假如認為自己可能對它過敏或因衣物柔順劑而引起濕疹,控制症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停止與致敏源接觸。但就算以後洗衣不再使用衣物柔順劑也未必立即有效;上面提過,衣物柔順劑和護髮素的最大特點就是“黏”,所以它已經黏在洗衣機裡面(尤其我們看不到和摸不到的滾筒外圍),就算戒掉衣物柔順劑後,黏在洗衣機裡面的致敏源也還會繼續影響妳的皮膚一段時間,真麻煩。
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肥皂事故
“天然肥皂”出事了。
根據日本厚生勞働省(相等於衛生部)的報告,相信今次引起過敏的成分應該是該肥皂的保濕成分Glupal-19S(Glupal本身是食物添加劑,由小麦加水分解物,水解小麦末製成,是天然由來成分),而Glupal-19S是由Glupal衍生出來的化妝品原料。Glupal-19S肯定有經過毒性測試,但也可以肯定該測試內容並不詳盡,否則也不會有如此多的投訴和事故。
多分日本報章刊登過有關消息,可能部份香港人也聽說過日本悠香公司的茶のしずく“天然肥皂”出事了。該產品以“無農藥栽培”茶葉成分,豐富泡沫和各種“美肌”功效為號召,累積銷量打破了驚人的5000萬個,但根據2011年8月14日產經新聞的報導,因其中的小麥成分而導致過敏人士在全日本擴散,而政府消費者中心也已收到超過400宗投訴,其中包括了臉部與眼睛周圍發疹,還有不少重症過敏案例如Anaphylaxis(急性過敏性反應導致的昏迷)。
根據日本厚生勞働省(相等於衛生部)的報告,相信今次引起過敏的成分應該是該肥皂的保濕成分Glupal-19S(Glupal本身是食物添加劑,由小麦加水分解物,水解小麦末製成,是天然由來成分),而Glupal-19S是由Glupal衍生出來的化妝品原料。Glupal-19S肯定有經過毒性測試,但也可以肯定該測試內容並不詳盡,否則也不會有如此多的投訴和事故。
我們一直強調“天然”,“植物性”並不能代表安全,而包括生產商在內,我們對人造成分的認識也不充分,結果這個悠香公司的肥皂兩樣都中了。儘管肥皂公司已在元配方中停用了Glupal-19S,也回收了不少的問題肥皂,但部份問題肥皂仍然有機會流入包括香港在內的海外市場,所以請小心。
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
誰是軟水的最大得益者?
英國廣播電台BBC的新聞網頁有一則消息,看過會覺得很Encouraging的。該報導於2009年1月份刊登,內容說Portsmout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在患有濕疹的BB(15個月大的Dylan,滿身潰瘍,佈滿鮮血)家中安裝軟水器後發現BB的濕疹狀況有了改善;並且病況在短短兩星期內繼續改善,最終完全消失,而於拆下軟水器後,BB的濕疹便立刻復發。
受到鼓舞,研究人員於是於2007年開始一項有關軟水和濕疹的調查,到2009年夏季結束。調查對象涵蓋了患有中度到嚴重濕疹,230位由6個月大的嬰兒到16歲兒童患者。每個家庭使用軟水器12星期後將軟水器拆下,軟水器拆下的4星期後再進行濕疹病況的觀察,而調查期間每個兒童照舊沿用他們日常使用的濕疹藥物。
先說該次調查的結果吧;專家們滿懷希望找出軟水對濕疹的影響,但該次調查並沒有發現軟水有改善濕疹病況。
但專家們也承認多年來一直有聽說軟水或硬度較低的水會舒緩濕疹症狀。Portsmouth University的 Taraneh Dean教授解釋說:“硬水中含鹽量高(並非食鹽,而是化學鹽的意思),而其中的鈣鹽和鎂鹽可能對皮膚構成直接的刺激物。也有可能是在硬水環境中,人們不經不覺習慣了使用大量清潔劑來洗衣和沐浴,而殘留在衣物和身上的清潔劑卻成為刺激物。”
網上還有類似的調查,但調查結果卻和Portsmouth University的調查是相反的。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也有進行了一項關於濕疹與家居自來水硬度的調查,它得出的結論是小學生接觸家居中高硬度自來水會增加患上濕疹的機會(也有指出自來水中氯氣的濃度可以增加濕疹發病率)。參與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調查人數達數千人之多而調查時間長達1年,照理也應該是很Solid的調查。
2008年4月份的日本經濟新聞也有報導有關硬水和皮膚水分流失量的一則消息;東京農工大學的過敏專家松田浩珍教授的研究團隊以清潔劑清潔患有皮膚炎症的老鼠的結果發現,使用硬水清潔後的皮膚水分流失量明顯多於使用軟水清潔皮膚。他們再分別以硬水和軟水清潔角質層受損人士的皮膚,證明使用硬水清潔後的皮膚水分流失量同樣明顯多於使用軟水清潔皮膚,認為水質硬度肯定對皮膚的防禦功能有影響。
受到鼓舞,研究人員於是於2007年開始一項有關軟水和濕疹的調查,到2009年夏季結束。調查對象涵蓋了患有中度到嚴重濕疹,230位由6個月大的嬰兒到16歲兒童患者。每個家庭使用軟水器12星期後將軟水器拆下,軟水器拆下的4星期後再進行濕疹病況的觀察,而調查期間每個兒童照舊沿用他們日常使用的濕疹藥物。
先說該次調查的結果吧;專家們滿懷希望找出軟水對濕疹的影響,但該次調查並沒有發現軟水有改善濕疹病況。
但專家們也承認多年來一直有聽說軟水或硬度較低的水會舒緩濕疹症狀。Portsmouth University的 Taraneh Dean教授解釋說:“硬水中含鹽量高(並非食鹽,而是化學鹽的意思),而其中的鈣鹽和鎂鹽可能對皮膚構成直接的刺激物。也有可能是在硬水環境中,人們不經不覺習慣了使用大量清潔劑來洗衣和沐浴,而殘留在衣物和身上的清潔劑卻成為刺激物。”
網上還有類似的調查,但調查結果卻和Portsmouth University的調查是相反的。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也有進行了一項關於濕疹與家居自來水硬度的調查,它得出的結論是小學生接觸家居中高硬度自來水會增加患上濕疹的機會(也有指出自來水中氯氣的濃度可以增加濕疹發病率)。參與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調查人數達數千人之多而調查時間長達1年,照理也應該是很Solid的調查。
2008年4月份的日本經濟新聞也有報導有關硬水和皮膚水分流失量的一則消息;東京農工大學的過敏專家松田浩珍教授的研究團隊以清潔劑清潔患有皮膚炎症的老鼠的結果發現,使用硬水清潔後的皮膚水分流失量明顯多於使用軟水清潔皮膚。他們再分別以硬水和軟水清潔角質層受損人士的皮膚,證明使用硬水清潔後的皮膚水分流失量同樣明顯多於使用軟水清潔皮膚,認為水質硬度肯定對皮膚的防禦功能有影響。
2011年11月7日星期一
不要去聽,狠狠地試。
化妝品用得多會不會有不良效果呢?不少年輕女孩子喜歡化妝品,梳妝台上擺滿了戰利品....
“敏感肌”本來就是日語,但日本醫學用語裡並沒有“敏感肌”一詞,而是媒體造出來的名詞。“皮膚對某某物質呈過敏性反應”才是醫學上的表達方法。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當皮膚科醫生為這些“自稱敏感肌”女性進行過敏測試後,發覺多半接受測試的女性的手臂皮膚上並沒有出現陽性反應;證實體質上並不屬於過敏體質,但她們確實曾經經歷過唯有臉部會發紅,發疹等過敏的症狀。
唯有臉部敏感肌是怎麼回事呢?雖然沒有正式統計資料,但種種證據顯示唯有臉部敏感肌的她們應該是長大成年後,或者開始化妝後才慢慢發覺自己開始出現敏感肌問題。所謂敏感肌的狀況是皮膚與生俱來的防禦體系在抵擋外來物的刺激時出現的現象,而唯有臉部敏感肌應該是臉部皮膚長期受刺激,導致臉部皮膚的防禦力減退,或遭到破壞才出現,所以應該與先天性過敏體質無關。
皮膚健康的話,它也可能可以阻擋某些化妝品的輕微刺激,但健康皮膚飽經長期來的化妝品刺激又得不到“自癒”機會(不停止化妝品的使用或者刺激,便無機會自癒)的情況下,皮膚只會慢慢失去它的防禦力,與此同時敏感肌的問題也開始出現。再加上不均衡的飲食習慣,睡眠不足,生活無規律等要素,敏感肌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厲害,碰到甚麼都會“發”,這樣長久下去還有發展成濕疹的可能性。不少專家警告過了,書籍也出版過了,但好多人依然不知(不願知)敏感肌是自己造成的。
我覺得日本還有一個更奇怪的風氣;妳可以查覺到一部分女性甚至有“嚮往敏感肌”的Attitude,但為甚麼?我覺得她們好像誤解了“敏感肌=皮膚嬌嫩”,真的。
上述問卷還顯示,“水分補給用途”化妝品如化妝水有93%受訪者都使用,而其中超過8成受訪者還表示每日使用二次或更多次此類“水分補給用途”化妝品。而她們的“Skin care知識”的主要來源為電視廣告(54%受訪者),朋友(42%受訪者),雜誌(40%受訪者),雜誌廣告(38%受訪者)。
男性護膚品開始普及了,不久的將來會不會出現男性的敏感肌問題呢?
男性護膚品開始普及了,不久的將來會不會出現男性的敏感肌問題呢?
所以化妝品用得多會不會有不良效果?覺不覺得某廣告裡說的“不要去聽,狠狠地試”很可能是個“高危動作”?
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
非常怕用後會好乾,爆瘡...
我很高興又有機會和大家溝通。有一個朋友來信問道:
其實一直都好想試用Gamila Secret,因為見用家comments都好似好好,但又非常怕用後會好乾,爆瘡...
但見你們網站對這類形的soap解釋都很詳盡,又有很多有關護膚的知識,所以對你們的Olea Daphne Soap都十分有興趣.
現有一些問題,希望你們可以幫忙解答:
1) 除了網上購買郵寄外, 能否親身購買交收?
2)你們的Olea Daphne Soap是那裏來?那裏制做的?
3)Olea Daphne Soap能否去防曬?要不要先用make-up remover?(本人只用jane iredale-powder-me up防曬粉,不化妝)
4)本人是用開洗面奶洗面的( 以前用vichy,ipsa, 近期用uriage, seba).
因為本人皮膚較薄,較易敏感及紅,用soap/gel,皮膚會較易出現乾,紅,起粒粒等問題.....
所以一直用洗面奶,較溫和,皮膚少出問題.(但試過用sukin Cream Cleanser也敏感,紅 ,用了2,3日都無好轉,便停用.轉會用開的洗面奶,便開始無事
那麼,本人是否適合用Olea Daphne Soap?是否適合用這類天然的護膚品?
5) 如可以用Olea Daphne Soap, 之後的護膚steps要不要改變呢?
本人現在護膚steps:
洗面(Uriage make-up remover milk) >toner(aquamoist) >保濕精華(bicelle B5) >BOTANI Olive Skin Serum >重點美白(vichy) >保濕cream(vichy)
首先跟這位朋友抱個歉,前幾天太忙了,無法馬上回信給妳。
1)由於我們人手短缺,所以目前只能以郵寄方法交收,希望妳能諒解。
2)Olea Natural Soap是我們直接從生產商進口到香港的。它來自土耳其南部的一個古老市鎮安塔基亞(Antakya),由當地一家有超過百年歷史的傳統手工肥皂生產商製造;生產商由開業那一天到今時今日都是沿用100多年前的老配方,只生產All natural virgin olive oil肥皂。
3)Olea Natural Soap並沒有Sun screen的功效,Gamila Secret也沒有。不過由於這類的產品對人體皮膚的刺激性低,於是不會助長黑色素的形成(UV是最大原因,但其它任何刺激皮膚的東西都有可能助長黑色素的形成),所以有間接的美白作用。
油性的化妝品最好還是先以油性的卸妝產品(甚至橄欖油等食用油)來卸妝,然後才以肥皂潔面效果會好一些。妳的Sun screen是粉末,估計不必先用Make up remover,可以直接使用肥皂來潔面。不過我看了一下它的成分,發覺它含有Titanium dioxide(二氧化鈦)為“Active Ingredient(有效成分)”,而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國際癌症研究所)的報告指出粉末狀的Titanium dioxide是“Possible carcinogen”(可能的致癌物質) ,所以妳要留意一下了。關於Titanium dioxide的消息,過幾天我在Blog再寫吧。
4&5)皮膚薄應該是指角質層薄的意思吧?這是妳的感覺嗎?還是醫生診斷出來的呢?長期使用皮膚科醫生給濕疹患者等的Steroid cream(類固醇)會使皮膚變薄(可以說是永久性的),長期使用不恰當的潔面產品(由於石油化工生產工藝製成的界面活性劑很難沖洗乾淨而殘留在皮膚表面,久而久之會引起抽乾皮膚水分等破壞角質層的狀況),Skin peeling等療程後的皮膚也是薄。
我們不會否定市面上五花八門的潔面產品,不過妳有想過妳的皮膚未必可以接受這些產品裡的洗潔精成分(石油化工成分),或者有沒有考慮過這些產品裡的“添加物”本身可能就是對人體有害呢?
對的,Gamila Secret是“很簡單”的肥皂,而Olea Natural Soap就更簡單,所以基本上沒有致敏源可言,同時也有助保濕功效。
我們的Blog圖片少,文章也比較Dry,不過不看內容可能是妳的損失啊。
2011年4月11日星期一
過敏,濕疹和化妝品
濕疹(Eczema)是皮膚炎症,任何年齡,性別都有機會患上。患者都有過敏,或比非患者容易對藥物,化學品,清潔劑,塵蠇等呈過敏反應,還有可能同時患哮喘或鼻敏感。澳洲一項調查更發現,曾患濕疹的兒童,長大後患哮喘的機會較常人高出約兩倍。
常見的濕疹有異位性皮炎(Atopic eczema),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乾皮性濕疹(Xerotic eczema),脂溢性皮膚炎(Seborrhoeic dermatitis)等。而濕疹患者當中的九成所患的是異位性皮炎。異位性皮炎的成因與患者的遺傳因子和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有關;當受到食物,外來物,環境,精神壓力等刺激,誘發免疫系統失調,導致身體過劇反應,產生皮膚炎。但醫學界至今還是無法確定其真正的成因,因此也無法根治。
就日本的醫學史而言,異位性皮炎的概念於1960年由美國傳入,而當時日本的異位性皮炎患者也並不多。一路到1970年代,患者主要是嬰兒,而當時一般認為隨著嬰兒的成長,異位性皮炎也會自癒。但到了1980年代,也剛好和1970年代的兒童成長為成年人時期吻合,便開始出現成年人的異位性皮炎個案,而現時病患個案還在增長。
除了前述異位性皮炎可疑成因之外,不少日本和本港醫療專業人士還有一個共同的見解,認為二次大戰後引進的西方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各方面)對異位性皮炎的成因和病情的惡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和異位性皮炎有關的因素並也不一定是其成因,而不少美國專科醫生就以水桶來比喻過敏的病發;水桶裡裝的是至敏原,而水桶裝滿而溢出的時候,也即是過敏症狀爆發的時候。如水桶經常處於裝滿,幾乎溢出的狀態,即表示身體對某個至敏原已經有大量的接觸,過敏症狀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於是更進一步接觸該至敏原(即使是微量)或甚至其他和過敏無關的外來物也可觸發過敏症狀。換句話說,如果平時生活中能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使水桶處於低水位,那麼即使偶爾接觸到至敏原也未必會過敏症狀大發。
”過敏與哮喘網絡-哮喘病患者的母親們“(Allergy & Asthma Network-Mothers of Asthmatics)是一個專注舒緩和致力減少因過敏,哮喘引起的痛苦和致死個案的非謀利團體,為患者家庭提供各種支援。於2006年,她們的刊物Asthma Today中曾經專題介紹一對美國夫婦停用湿疹藥物,並將家居中所有合成清潔劑完全改用純肥皂而成功抑制他們小寶寶的異位性皮炎病發的報告;兩夫婦經細心觀察日常生活習慣,成功地徹底將家居中所有與合成清潔劑有過接觸的物品,地方和家人身體以肥皂洗淨,徹底避免了嬰兒接觸合成清潔劑的機會,杜絕了小寶寶在家中的湿疹病發。也許這個方法太麻煩,但有不少患者都嘗試過,並得到一定的成果,的確為異位性皮炎患者帶來一線希望,但無論如何,相信先天體質還是最關鍵的。
最後提醒大家,有許多父母親為子女實行戒口,希望籍此舒緩濕疹症狀。對此,本港專科醫生指出,診所,化驗所提供的食物過敏測試結果(驗血,針刺兩者都是)並不十分可靠;請試想一下,食物過敏測試結果竟然驗出許多兒童對白飯也呈過敏反應,但白飯只是澱粉質而蛋白質才會含有令人過敏的至敏原。
長期的西方生活方式,每日全身經合成清潔劑的處理,三餐飲食離不開含有多種添加劑的罐裝,盒裝等包裝食品(Pre-packaged food),現代人的水桶能裝不滿嗎?也許是時候重新認識人體自癒機能的重要性,給個機會自己的身體,皮膚自癒吧?
體質因人而異,所以有些水桶可能很快裝滿,也有一些水桶可能一生一世也裝不滿。反正也無法知道水桶已經有多滿,倒不如還是等到水桶滿瀉,溢出來再考慮嗎?
常見的濕疹有異位性皮炎(Atopic eczema),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乾皮性濕疹(Xerotic eczema),脂溢性皮膚炎(Seborrhoeic dermatitis)等。而濕疹患者當中的九成所患的是異位性皮炎。異位性皮炎的成因與患者的遺傳因子和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有關;當受到食物,外來物,環境,精神壓力等刺激,誘發免疫系統失調,導致身體過劇反應,產生皮膚炎。但醫學界至今還是無法確定其真正的成因,因此也無法根治。
就日本的醫學史而言,異位性皮炎的概念於1960年由美國傳入,而當時日本的異位性皮炎患者也並不多。一路到1970年代,患者主要是嬰兒,而當時一般認為隨著嬰兒的成長,異位性皮炎也會自癒。但到了1980年代,也剛好和1970年代的兒童成長為成年人時期吻合,便開始出現成年人的異位性皮炎個案,而現時病患個案還在增長。
除了前述異位性皮炎可疑成因之外,不少日本和本港醫療專業人士還有一個共同的見解,認為二次大戰後引進的西方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各方面)對異位性皮炎的成因和病情的惡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農藥,食品添加劑等化學品的廣泛使用。目前單在日本就有超過450種的食品添加劑。
- 多層住宅的結構使房屋封密性和隔熱性提高,引致塵蟎的增加。而塵蟎是公認的過敏成因之一。
- 自來水中添加的氯氣有消毒作用,但部分人士對此水中力氯氣呈過敏。
- 合成清潔劑的普及。
和異位性皮炎有關的因素並也不一定是其成因,而不少美國專科醫生就以水桶來比喻過敏的病發;水桶裡裝的是至敏原,而水桶裝滿而溢出的時候,也即是過敏症狀爆發的時候。如水桶經常處於裝滿,幾乎溢出的狀態,即表示身體對某個至敏原已經有大量的接觸,過敏症狀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於是更進一步接觸該至敏原(即使是微量)或甚至其他和過敏無關的外來物也可觸發過敏症狀。換句話說,如果平時生活中能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使水桶處於低水位,那麼即使偶爾接觸到至敏原也未必會過敏症狀大發。
”過敏與哮喘網絡-哮喘病患者的母親們“(Allergy & Asthma Network-Mothers of Asthmatics)是一個專注舒緩和致力減少因過敏,哮喘引起的痛苦和致死個案的非謀利團體,為患者家庭提供各種支援。於2006年,她們的刊物Asthma Today中曾經專題介紹一對美國夫婦停用湿疹藥物,並將家居中所有合成清潔劑完全改用純肥皂而成功抑制他們小寶寶的異位性皮炎病發的報告;兩夫婦經細心觀察日常生活習慣,成功地徹底將家居中所有與合成清潔劑有過接觸的物品,地方和家人身體以肥皂洗淨,徹底避免了嬰兒接觸合成清潔劑的機會,杜絕了小寶寶在家中的湿疹病發。也許這個方法太麻煩,但有不少患者都嘗試過,並得到一定的成果,的確為異位性皮炎患者帶來一線希望,但無論如何,相信先天體質還是最關鍵的。
最後提醒大家,有許多父母親為子女實行戒口,希望籍此舒緩濕疹症狀。對此,本港專科醫生指出,診所,化驗所提供的食物過敏測試結果(驗血,針刺兩者都是)並不十分可靠;請試想一下,食物過敏測試結果竟然驗出許多兒童對白飯也呈過敏反應,但白飯只是澱粉質而蛋白質才會含有令人過敏的至敏原。
長期的西方生活方式,每日全身經合成清潔劑的處理,三餐飲食離不開含有多種添加劑的罐裝,盒裝等包裝食品(Pre-packaged food),現代人的水桶能裝不滿嗎?也許是時候重新認識人體自癒機能的重要性,給個機會自己的身體,皮膚自癒吧?
體質因人而異,所以有些水桶可能很快裝滿,也有一些水桶可能一生一世也裝不滿。反正也無法知道水桶已經有多滿,倒不如還是等到水桶滿瀉,溢出來再考慮嗎?
各位要明白,濕疹是個不知成因的過敏症狀,換一句話,醫生醫治不了濕疹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本地醫生開處方賣這個cream,賣那個沐浴露,最多也只會賣類固醇給患者,醫生也沒有下不了台的尷尬。
反觀美日等國家,有不少醫生是很熱心,好學,願意嘗試和教育患者alternative,不像多數本地醫生一口拒絕肥皂(肥皂只是個例子,關鍵是“天然”)。而推介alternative更可能不會為醫生帶來由銷售處方藥而得的收入。
思惟應該要保持開放的態度,有時確實不能盡信“專業人士”的推介。許多產品標榜“最多醫生信賴”,這句話也可以理解成“最多醫生喜歡”,為甚麼醫生會喜歡呢?無非就是金錢利益吧。
反觀美日等國家,有不少醫生是很熱心,好學,願意嘗試和教育患者alternative,不像多數本地醫生一口拒絕肥皂(肥皂只是個例子,關鍵是“天然”)。而推介alternative更可能不會為醫生帶來由銷售處方藥而得的收入。
思惟應該要保持開放的態度,有時確實不能盡信“專業人士”的推介。許多產品標榜“最多醫生信賴”,這句話也可以理解成“最多醫生喜歡”,為甚麼醫生會喜歡呢?無非就是金錢利益吧。
2011年4月8日星期五
皮膚自癒力 皮膚過敏 濕疹
上回提到皮膚自癒力一說,被皮膚毛病困擾的人士應注意一下;人體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它的自癒能力,皮膚的自癒力當然也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請試想想,有病看醫生,吃藥,但吃藥只能是協助人體的自癒功能,真正醫病的主角絕對不是藥,而是人體的自癒功能才對。舉個例子,傷風感冒特效藥根本不存在,這是常識。藥物只會舒緩病徵,而我們身體具有的自癒功能才是真正地在醫治和修復有病的身體,所以可以說自癒功能才是幕後功臣。
當身體失去自癒力,傷風感冒也會致命,傷口也不會自動癒合,流血不會自行凝固的話也會無法止血。
皮膚可以說是人體抵抗外來異物的第一道防線,健康的皮膚在無時無刻地發揮其自癒力,抵抗無數的外來物,保護身體。再加上我們每天塗敷在皮膚上的個人護理用品,化妝品,藥物,包括好的,壞的,我們的皮膚和它的自癒功能要一一地應付它們,可想而知,皮膚的工作量是不少的。由於疲勞會使自癒力減低,在自癒力負荷不來的情況下,皮膚和自癒功能會投降;雖然天天塗敷在身上的東西沒有改變,但偏偏在身體狀態不佳的時候,皮膚會出現發疹,紅腫等過敏症狀。每日剃鬚的男士們應該更清楚,由於剃鬚過程不止刮走角質層,剃完鬚的皮膚本來就處於非常敏感的狀態。如睡眠不足等原因,身體處於狀態不佳的時候,刮完鬚後特別容易出現皮膚紅腫的情況,體現了自癒力不勝負荷的狀況。
五花八門的皮膚毛病,有賴科學家的研究,醫務人員也已經知道好多毛病的成因,但如異位性濕疹(atopic eczema)的成因如今還是個迷,看醫生,搽藥也未必有助,有時還甚至惡化。不少愛美的女士們也親生體現過由化妝品引起的皮膚過敏,懂得皮膚狀態不佳時化少一點妝,也懂得避開引致過敏的化妝品,皮膚過敏就會自癒。
我覺得拿絕大部分可以食用的東西塗敷在皮膚上應該不會構成對健康的威脅,或不應會使自癒功能不能負荷吧?明知不該食用的東西,相信沒有人會把它吃下吧?舉個例子,相信大家都知道瀝青或柏油這個東西,是石化副產品,不可食用。根據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的報告 ,瀝青/柏油的成份是不少抾頭皮洗髮水,濕疹藥的有效成份,而瀝青/柏油的提取物有許多種,其中也包括已知的致敏源和致癌物,但這些產品卻被廣泛使用在化妝品(口紅等),染髮劑,人造香料,染料等產品中。
化妝品成份表裡,色素的名稱前帶FD&C字眼的都是瀝青/柏油的提取物,染髮劑色素Solvent Red 24 49:1, Pigment Orange 5等也是。用在上述產品中的瀝青/柏油和它的提取物有超過200種名稱,普通消費者恐怕是無法防範的。在這樣的環境下,身體自癒功能的負荷能輕嗎?寫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表達身體需要休息,皮膚也一樣要休息,沒有必要塗敷的可以不用,但一定要用的話,要看清成份,免得導致皮膚過勞,皮膚發疹就一發不可收拾。
噢,對了,好的肥皂為甚麼會助長皮膚自癒力?因為好的肥皂的成份基本上都是可以吃得下,而且和組成人體的”成份“是一樣的,這樣自然減低了身體和自癒功能的負擔,所以自癒功能就可以專注防範其它真正的外來異物。
2010年12月3日星期五
濕疹,皮膚過敏和個人護理產品
來自多國的研究報告顯示近年濕疹患者就醫的個案有大幅上升的趨勢。
英國Mother and Baby雜誌進行的一項訪問顯示2,000個家庭中,六成家長為嬰兒每日至少洗澡一次,有兩成家長隔天洗澡一次,少於兩成家長則避免每周為嬰兒洗澡次數不超過3次。
該次訪問結果顯示,近四成男嬰和超過三成的女嬰中,每三個嬰兒中就出現超過一個嬰兒有皮膚過敏,是他們父母親年幼時的兩倍,而受訪當時已經患有濕疹等皮膚疾患的嬰兒數目也達到他們父母親年幼時的兩倍。而兒科專家對統計結果也表示,每日洗澡和嬰兒皮膚疾患是有一定的關係。
英國愛丁堡大學也有一項報告指出,根據當地由2001年到2005年之間之門診紀錄,濕疹個案增加42%,普通科有關濕疹藥物處方也增加57%,而發病率最高的患者為5至9歲男童。相關專家認為濕疹個案增加与環境污染,洗澡次數,使用不當的個人清潔用品和護膚品有密切關係,並認為假如幼時能夠有效控制濕疹病情,有可能減輕成年後的濕疹再發。
本港不少皮膚專科醫生也有与上述類似的見解,而部份醫生更指出洗潔精的過度使用和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俗稱主婦手)的關連。
皮膚專科醫生表示主婦手在香港頗為常見,由長期或經常接觸洗潔精等清潔劑導致,從事家務和從事髮廊,飲食,醫療等行業人士中常見。尤其自沙士在本港爆發後,衛生署的勸喻下市民養成了有事沒事都以所謂的梘液洗手的習慣,大大增加市民接觸清潔劑的頻度,導致患主婦手的求診個案暴升近三成,而當中患者更以小童為主。專家指出,如此洗手,很快便導致發炎,脫皮,甚至潰爛。
目前市面上的肥皂產品流通量極少,因而可以推斷消費者每日使用的個人護理產品如潔膚品,洗髮水,沐浴露等的主要成分應該都是合成界面活性劑,同屬洗潔精之類的產品,所以進一步可以推斷,上述種種皮膚問題的成因,極有可能和目前主流個人護理產品裡的合成界面活性劑(洗潔精的有效成份),或者與產品裡的添加物所有關。
英國Mother and Baby雜誌進行的一項訪問顯示2,000個家庭中,六成家長為嬰兒每日至少洗澡一次,有兩成家長隔天洗澡一次,少於兩成家長則避免每周為嬰兒洗澡次數不超過3次。
該次訪問結果顯示,近四成男嬰和超過三成的女嬰中,每三個嬰兒中就出現超過一個嬰兒有皮膚過敏,是他們父母親年幼時的兩倍,而受訪當時已經患有濕疹等皮膚疾患的嬰兒數目也達到他們父母親年幼時的兩倍。而兒科專家對統計結果也表示,每日洗澡和嬰兒皮膚疾患是有一定的關係。
英國愛丁堡大學也有一項報告指出,根據當地由2001年到2005年之間之門診紀錄,濕疹個案增加42%,普通科有關濕疹藥物處方也增加57%,而發病率最高的患者為5至9歲男童。相關專家認為濕疹個案增加与環境污染,洗澡次數,使用不當的個人清潔用品和護膚品有密切關係,並認為假如幼時能夠有效控制濕疹病情,有可能減輕成年後的濕疹再發。
本港不少皮膚專科醫生也有与上述類似的見解,而部份醫生更指出洗潔精的過度使用和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俗稱主婦手)的關連。
皮膚專科醫生表示主婦手在香港頗為常見,由長期或經常接觸洗潔精等清潔劑導致,從事家務和從事髮廊,飲食,醫療等行業人士中常見。尤其自沙士在本港爆發後,衛生署的勸喻下市民養成了有事沒事都以所謂的梘液洗手的習慣,大大增加市民接觸清潔劑的頻度,導致患主婦手的求診個案暴升近三成,而當中患者更以小童為主。專家指出,如此洗手,很快便導致發炎,脫皮,甚至潰爛。
目前市面上的肥皂產品流通量極少,因而可以推斷消費者每日使用的個人護理產品如潔膚品,洗髮水,沐浴露等的主要成分應該都是合成界面活性劑,同屬洗潔精之類的產品,所以進一步可以推斷,上述種種皮膚問題的成因,極有可能和目前主流個人護理產品裡的合成界面活性劑(洗潔精的有效成份),或者與產品裡的添加物所有關。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