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9日星期五

電視廣告

前天已經由德州回港,但一星期的香港-美國-香港Round trip帶來的時差很難擺脫,現在都是MCC....

美國文化是非常講究“方便”,“速效”的文化。身體有甚麼不適就不看醫生,先“拍丸”,所以藥房的非處方藥特別多,媒體上(特別是電視)的藥物廣告也特別多。但留心觀看電視上的藥物廣告,妳會發覺前幾年開始整段廣告裡有關副作用提示的篇幅越來越長;60秒的廣告裡差不多40秒(?)是對副作用的提醒,我個人覺得這是正確的方向。

根據這個網站(作者是Jay S. Cohen醫生,對藥物的副作用頗有研究,而他的文章在New York Times, Newsweek, Washington Post, Consumer Reports, Wall Street Journal, Modern Majority, Women's Day等多個刊物都有刊登過。),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JAMA)所發表的統計結果顯示,長期以來美國“死因榜”第四位便是藥物的副作用


Personal care goods中(好多人好像以為護膚品是“補品”,但護膚品根本是化妝品的一部分),除了染髮劑外沒有聽說過有致命的個案,但過敏等“副作用”倒是常見的。還有,我們熟悉的Personal care goods廣告只會告訴妳“好處”,絕不會主動提到“壞處”。

從免疫學觀點來說,除了自己身體分泌出來的物質外,其它所有物質都是“異物”,所以將屬於異物的化妝品用於皮膚是自相矛盾;使用某個化妝品後,妳沒有過敏其實就是妳好彩,但萬一過敏,多數女人反而自動自覺去自咎“自己的皮膚適應不到個別化妝品”,根本沒有想到擺明是化妝品成分導致過敏。

有人會教你化妝,但沒有
化妝品廠商會教你化妝品有甚麼壞處。妳可能是不得已才使用化妝品,但既然使用的話,妳也需要精明一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