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從沒有注意到,卻認為市面上見到的番梘,梘液都是同類東西,如番梘加水即是梘液?其實本港口語中的番梘,梘液,梘粉等名稱是不正確的。尤其對皮膚過敏人士來說,明白番梘,梘液等的區別可能是很重要。
表面活性劑(Surfactant)
表面活性劑也成為界面活性劑,可使水油融合,以達致去污作用。表面活性劑也可分為三大類;番梘是表面活性劑的一種,而大豆,蛋黃等也含有天然表面活性劑成份,還有近代開發,發明的表面活性劑則屬於合成表面活性劑。
番梘
番梘的正式名稱即是肥皂(Soap)。
純正肥皂的原材料則只有油脂,苛性鹼(苛性鉀或苛性鈉),水份,屬於表面活性劑。純正肥皂也可分為鈉皂和鉀皂,鈉皂的外表通常是我們熟悉的番梘,而鉀皂通常是膠狀或液體,是真正名副其實的梘液。為免混淆,以下統稱番梘為肥皂。
肥皂也有品質的高低,甚至可能含有不必要的添加劑,而原材料油脂更可影響肥皂的溫和性。
肥皂歷史
據歷史記載,最原始的肥皂的已在公元前3000年存在;古羅馬人在烤羊拜祭的時候,羊肉油脂滴到熱炭灰上產生化學變化,偶然形成近似肥皂的物質。而當時人們發現滲有這個物質的泥土具有神奇去污作用,並受到重視。在相若時候,美索不達米亞人(現伊拉克)也已在使用肥皂漂洗織布。
商品化肥皂的生產於公元八世紀,在南歐開始,而從此在世界各地逐步開始了肥皂的生產。這樣算起來肥皂已經有5000年這麼悠久的歷史了。
合成清潔劑(Detergent)
合成清潔劑的去污成份是合成界面活性劑,多屬石油化工產品。最常見的合成清潔劑有洗衣粉,洗衣液,洗潔精,沐浴露,洗頭水,牙膏,還有所為的梘液等。正如肥皂,它可以是液體,固體或粉狀,通常還含有其他多個成份如酶,螢光劑等。
合成清潔劑的歷史
合成界面活性劑的研製始於19世紀,但當時的合成界面活性劑用途並非為清潔劑,而是染料的添加劑。其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研製了人類史上第一個合成清潔劑,但由於去污力低,戰後就遭到淘汰。
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美國,終於研製成具有高度實用性的合成清潔劑,並在軍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該合成清潔劑的主要成份為ABS(Alkylbenzene sulfonates烷基苯磺酸鹽),於戰後得到急速的普遍,而其他合成界面活性劑也相繼研製成功。一路以來合成界面活性劑都是石油化工產品,是廉價而適合快速大量生產的產品,於是合成清潔劑開始逐步取代我們身 邊的肥皂類清潔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