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星期四

Rianne Chan的來信


Rianne Chan 來信問道:
1.請問Olea Daphne皂是否也適合洗臉?我已經爬文啦...雖然我不是暗瘡底的人,是混合性皮膚(t字位油),但還是害怕Olea Pure Olive Oil太rich...更何況我現在還是青春期.

不過Olea Daphne皂也有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Oleic acid),只不過含量較少?

2.你對手工皂有研究嗎?網上流傳冷製皂一定不會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是真的?我看到一賣家的精油皂是半透明,我詢問時她說是取決於材料,節錄賣家一些回答:

"●

""
(這段請不要公開 >< 謝謝)

3.有關防曬的問題,其實用不用卸妝?我最近用curel身體及臉用的防曬...似乎有點防水......用皂可不可以洗乾凈呢?

謝謝 :)
(題外你的blog很多護膚知識令我獲益良多!!你寫得超級詳細呀希望你一定堅持下去!!!)


Hi 
Rianne,

謝謝妳的鼓勵!

1 其實是否屬於暗瘡底,妳應該最清楚;就算青春期也好,只是偶爾長一個暗瘡不應該是暗瘡底。而且T zone和U zone的油脂分泌本來就是較面部其他部位多(任何臉都是這個樣子,這是完全正常的現象。整個面部的油脂分泌均勻就可能方便打理,但基本上不會有這樣的臉),所以只要皮脂分泌暢順而毛孔沒有被堵塞的話,暗瘡是長不出來的。除非妳的皮膚非常乾燥(有如因乾燥而時常出現皮膚痕癢,皮膚表面出現“粉”等),否則OLEA Pure Olive Oil soap可能對妳有一點肥膩,所以一般情況下OLEA Daphne soap應該足夠。

2 Hot process製造過程(如OLEA natural soap)太麻煩,太費時,所以不適合大量生產,而在藥房,超市等出售的肥皂,Melt and pour半手工皂和一般手工皂都是以Cold process製造。其實透明肥皂在製造過程中也有一部份時間是不透明的,與其他Cold process肥皂一樣。但在添加某些成份後便可令普通
Cold process肥皂變透明;在化學角度來說,不透明肥皂的脂肪酸鈉鹽(肥皂成份)呈結晶,而透明肥皂的脂肪酸鈉鹽(肥皂成份)不呈結晶而已。

這些令肥皂變透明的成份可以是甘油,沙糖,乙醇(Ethanol/酒精),丙二醇(
Propylene Glycol,屬於表示指定成分),山梨糖醇(Sorbitol),聚乙
二醇(PEG,屬於
表示指定成分),兩性表面活性劑(Amphoteric surfactant),陰離子表面活性劑(An-ionic surfactant)等添加物,所以還是那句老話;成份要看清楚。也因為添加了相當份量的上述添加物,所以肥皂成份會較低,而且製造過程不經鹽析,所以添加物也原原本本在肥皂裏。

為使肥皂透明,可以使用的肥皂原料油脂也會受到局限(不能使用對皮膚較理想的原料油脂),所以製造出來的肥皂還稱不稱得上是好肥皂?這就見仁見智了。

3 防水性化妝品的最有效卸妝方法就是Oil(不是Oil cleansing),所以可以考慮食用橄欖油,Mineral oil等來卸妝,然後再肥皂洗面吧。



2012年11月26日星期一

leung ya的來信

leung ya來信問道:
我塊面好敏感,基本上市面好多連係俾敏感肌膚用既護膚品都用唔到, 皮膚很白,但皮很薄,好容易面紅,係屬於乾性皮膚,平時好少生暗瘡,一般只係夜訓或者月事黎先會生係下巴到,本黎諗住試下gamila secret,但係見到好多人用完又爆瘡又敏感之後就打退堂鼓,唔敢試,好驚會爛面。 

但係我對你地既OLEA pure olive oil soap好感興趣,所以想問下我呢種膚質適唔適合用?

我一直用開cetaphil洗面,不過就無敏感,但見到你地分析成份個時真係嚇親,所以好想試下用OLEA pure olive oil soap。 請問OLEA pure olive oil soap既皂基係什麼?ph值大約係幾多?


Hi leung ya,

一般來說皮膚薄確實會意味著皮膚有敏感傾向,因為神經的走位會比較靠近皮膚表面,所以皮膚表面受到刺激會較容易連帶刺激到附近神經。容易面紅也是由於血管較粗,而且較靠近皮膚表面,所以與其他類型皮膚比較,這類皮膚人士較會快(容易)面紅。原因是因為這類皮膚的真皮層較薄的緣故。人老了會這樣,以女性來說,雌性荷爾蒙分泌量少也會導致皮膚
變薄。

正常皮膚最表層的角質層上有由皮脂和汗水組成的皮脂膜,而這角質層和皮脂膜的組合是人類的天然保濕劑,並也負責阻擋外來異物/刺激對皮膚的入侵和防止皮膚水分蒸發,同時,皮脂也有助維持皮膚表面呈微鹼性,防止病原菌的入侵,這些全都是皮膚的防禦功能。但角質層和皮脂膜組成的保護層也只不過是保鮮紙那麼薄,所以不適當的洗面(摩擦,磨沙等)和抓癢等動作都可以破壞這個保護層,令致敏源,細菌等容易進入體內而引起過敏等症狀。

表面看來不是暗瘡底,加上皮膚偏向乾燥,所以使用Super fat肥皂應該不會促進暗瘡的爆發。而皮膚較為敏感者應該選擇成份較少的肥皂(多一種成份,便可能多一種致敏源),所以OLEA pure olive oil soap可能較適合(油脂是肥皂的必須成份,而OLEA pure olive oil soap只含一種油脂)。

我們並不否定一切石油化工由來的合成界面活性劑,但要記住用後無論肥皂也好,石油化工由來的合成界面活性劑也好,必須要徹底過水,盡量減少殘留在皮膚表面的清潔劑(肥皂遇到大量水,便迅速失去清潔作用,但合成界面活性劑較頑固,不容易沖走,而即使殘留合成界面活性劑濃度低也好,清潔力並沒有減少太多,所以它依然會吸走皮膚水分,同時也有機會慢慢滲透皮膚)。




皂基一般所指的是Melt and pour“半”手工皂的材料。它已算是肥皂,加熱熔化後添加自己喜好的顏料,香料等,倒進模具再冷卻和風乾就是Melt and pour肥皂。OLEA Natural Soap沒有使用皂基,但假如妳購買皂基就要小心察看它的成份;因為皂基裏已經含有的成份基本上是無法抽離出來的(雖說皂基,也有可能含有防腐劑,甚至石油化工由來的合成界面活性劑)。

高質的純淨肥皂的酸鹼度大約是pH 9.5~10.5之間,OLEA Naturall Soap也屬於這個範圍。如果妳對pH值有所懷疑,可以參考一下這裡




2012年11月22日星期四

柴亜伊子醫生的控油:面油紙

今天繼續介紹柴亜伊子醫生的Blog:
各位清楚自己的皮膚屬於脂性,乾性,或是同時又乾又油的混合性?購買化妝品時,Sales都會將客人的皮膚分為這三種,再根據妳所屬的皮膚類型介紹化妝品。如果主動申報自己屬於乾性或混合性皮膚,Sales當然會推銷各種各樣保濕劑,如果說自己屬於脂性(就算只說是T zone部位或下巴也好),對方也順便推銷控油化妝品,而Sales小姐遇到混合性皮膚客人就當然會同時推銷保濕劑和控油化妝品。

我本人自小屬於不折不扣的脂性,也與大部分消費者一樣,每每在雜誌上看到化妝品推介,看到標榜神奇效用(如毛孔消失)的化妝品就必買,必試,所以也用過不少的脂性皮膚專用化妝品。由於這類產品通常含有酒精成份,所以在使用的瞬間,面油會立即消失,但於數小時後還是會恢復原來的模樣。如在上班時間內重複使用數次,面上還會累積大量類似Gel的東西;如是類似含酒精化妝水的產品,皮膚便開始乾燥,繼而還會刺痛,總之從來沒有感受到雜誌推介裡所提到的好處,優點。

本人一直以來消費大量面油紙(最近少了很多,感覺自己的皮膚與普通皮膚相差已經不太多),所以每當購買化妝品,便被Sales小姐說因為越刻意去油越會導致油脂分泌,故要停止去油(差不多是20年前的事)。於是我就忍住不去油,面上變成油淋淋,繼而還開始長暗瘡......搞成這樣還向我推銷完全沒用的控油化妝品,越想越不對頭(因為聽了Sales的話後,才會變本加厲,根本毫無改善),後來索性戒掉所有這類的化妝品,就祇靠面油紙(永不離身),這樣反而未曾出現過甚麼狀況。35歲過後,於冬季去油時開始覺得皮膚出現乾燥現象,所以在事後使用美容液保濕。過了40,冬季去油後開始感覺不止乾燥,而且還會痕癢,所以就加倍保濕。不過上一年開始,使用面油祇去油的次數明顯減少了;春夏季去油後,就算在冷氣房間內也有時感覺皮膚有些乾燥。

唉,老了。儘管如此,我倒覺得現階段的面油分泌較易控制,感覺洽到好處......

有些人會以Tissue替代面油祇,但最好還是避免一下。所謂面油祇,現時有不少產品是Film type,有標明“不吸水”,所以只要妥當使用,相信面油祇應該是個不錯的產品,相反,Tissue和手巾除了油脂外,也會吸走水分,所以除非不得已,應該避免以Tissue和手巾替代面油祇。(紙張會不知不覺中吸走水分;在Office處理完大量Document後,有沒有手指尖乾燥難忍的經歷?)Film type面油祇只需輕輕壓在皮膚上便可以吸走油脂,根本不必摩擦,應該對脂性皮膚人士有幫助。

來我的診所看病的人中,好多人都自稱脂性皮膚,但真正有脂性皮膚問題的患者其實並不多;其實這些患者同時也有皮膚非常乾燥的問題,屬於所謂的混合性皮膚。只限在T zone,下巴,月經前的油脂分泌過多等情況並不算是甚麼問題,但患者在診所觀察其間洗完面後不搽任何東西,過一會就開始皮膚緊繃,刺痛,或者她們在家時,雖然皮膚乾燥得很難受,但同時面頰毛孔卻張開,而且漸漸滲出油脂,不一會面上便變得油淋林的情況實在很多。後來我也得知她們當中幾乎沒有人使用面油祇來去油的習慣,而且同時也嚮往Matte skin(陶瓷肌)而有過度去油的傾向,但偏偏就是沒有人使用面油祇。




完全沒有皮脂分泌的人沒有多少個。而雜誌上常見的Matte skin是不可能出現的現象;就算圖片中的Model的皮膚是Matte skin,如果她本身的皮膚沒有光澤的話,Matte skin只會給皮膚帶來蒼老的效果。所以皮膚本身沒有光澤的話,怎麼化妝也只會顯出乾燥和蒼老而已。除非因患有異位性皮炎等,導致皮脂腺破壞,或因老化而皮脂分泌極端減少等原因,皮脂分泌才會過少,否則皮脂分泌是不可能避免的東西。

出現於T zone等部位的皮脂對妳來說是必須的,否則沒有東西可以保護妳的皮膚,會變成敏感肌一般,又癢又痛,而乾巴巴的皮膚。皮膚變成這樣,化妝品也不能用,皮膚也不可能漂亮。過多的皮脂可以使用面油祇對付,但切忌因摩擦而傷到皮膚。面油祇吸走太多皮脂而覺得皮膚乾燥的話,還可以參考我的做法,以乳液,美容液來補一補,補充水分。但是萬一去油後的乾燥情況嚴重的話,使用保濕劑也於事無補,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還是不要去油吧。

化妝品Sales絕少會建議妳使用面油祇,皆因有了面油祇,就沒有人會買去油化妝品,所以她們只會推薦自己公司牌子的毛孔
/去油化妝品,這是必然的。不過她們給妳的Sample就可以照拿,致於這個Sample有沒有用,最好不要信以為真。對方是做生意,真的假的甚麼都敢說,所以千萬不要忘記看成份表。

好奇心旺盛的妳可能試過才能肯定產品的好壞,所以看完成份表後依然要購買它,我也不可能阻止妳,不過我始終認為面油祇才是價廉物美的優秀產品。



2012年11月15日星期四

吉木伸子論紫外線對皮膚的影響與相關防曬產品智慧

色斑與20歲過後

紫外線帶來的影響大家都略略知道,不過我們還是重溫一下吧。

紫外線可激發位於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製造黑色素,這樣產生的黑色素在基底層起到類似黑色窗簾的作用,抑制紫外光進一步穿越到表皮之下,可說是於皮膚的防禦體系。

停止接收紫外光照射後,根據皮膚本身的Turn over週期,黑色素會與死皮(角質細胞)一齊剝落,所以正常情況下,曬黑了的皮膚還是在1個月左右後會恢復原來的膚色。但隨著身體的老化,Turn over週期也延長,所以會發生Turn over週期過後部份黑色素沒有被排出體外(由皮膚表層剝落)的情形;這就是產生色斑的原因,也是多半人於20歲過後會開始慢慢察覺到皮膚上出現色斑的原因。

成年後還延續10來歲時的習慣(沒有防曬),一不小心曬黑皮膚,便有可能一下子就產生大量色斑;祇是去了海灘游泳一次也有可能引發無數色斑的產生,而且這樣的情況一點也不稀奇,所以應注意防曬的重要性。





因紫外線導致的破壞會累積

各位要明白皮膚不單是去海灘曝曬才會受到紫外線的破壞;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皮膚在不斷地受到陽光中紫外光的影響,而這個影響在皮膚內日以繼夜地在累積。累積的過程雖然每日在進行中,而且肉眼可觀察到的變化微乎其微;拿個儲錢罐作比喻吧,就算每日存一點硬幣,在外表上根本看不出儲錢罐裡儲存了多少,直到某日再也裝不下硬幣,才發覺它已經裝滿,紫外光的影響也一樣,靜靜累積多年後,直到某日儲錢罐裝滿/滿瀉,呈現肉眼也可觀察到的皮膚毛病,於是許多人會在30餘歲時突然察覺色斑“激增”。

每個人的累積速度也不一樣;一般認同多數人在20歲前已經接收到一生中有機會接收的大部分紫外光(60%到70%),所以即使現時看不到色斑,假如一個人從小晒到大,她的“儲錢罐”極有可能已經處於即將要裝滿的狀態,因此有可能的話,必須在30歲前後要開始認真對待防曬的問題。

紫外光與皺紋

紫外光不單會引發色斑,而且還會引起皮膚皺紋和促進一切皮膚老化現象,是皮膚的頭號敵人。紫外光穿透到真皮,可使Collagen纖維變質,變成又硬,又沒有彈性的纖維。由於真皮的70%由Collagen組成,所以失去了彈力的Collagen會使皮膚鬆弛和下垂,於是形成皺紋。

許多人誤解“皺紋的起因是乾燥”,但乾燥其實不是皺紋的最大原因,而是Collagen纖維的劣化才是;Collagen纖維的劣化則由紫外光和活性氧等導致,所以吸煙,心理壓力,有害化學品等產生的活性氧會促使皺紋形成。預防皺紋形成,抑制紫外光和活性氧是必需的,而且遠比任何昂貴護膚品有效。

少許日光浴是否更健康?

紫外光確實促進人體內維他命D的活化,令骨骼有效吸收鈣質。但這個作用所需的紫外光只是微量,所以沒有必要為骨骼而曬太陽。再小心防曬也好,始終還是會曬到一些紫外光,所以對骨骼的健康而言,這一點點紫外光就已經夠用了。

順道一提,骨質疏鬆症與紫外光攝取量無關,與鈣質的攝取量也無關。由於骨骼中的鈣質要依賴運動才會增加,所以運動不足才是骨質疏鬆症的最大原因。唯有“善用防曬產品,多些運動”才可以健康和美容一舉兩得。

防曬產品知識

這部份內容,大致和先前Blog內容相同,所以我們沒有重覆譯出來。其中
尤其是有關劑量和使用頻度最需要各位的關注;避免對防曬知識一知半解,請參閱這裡這裡





2012年11月9日星期五

紫外光破壞力>醫療美容修復力

記得數學課堂裡學過這個記號“>”表示“大過”,“大於”的意思?

念中學的時候,在生物科裡妳也應該有學過皮膚結構,不過相信大半人都忘記得一乾二淨喇?看看下圖重溫一下:





先看看上圖左邊;所謂皮膚由表皮(Epidermis),真皮(Dermis)及皮下組織(Hypodermis又稱Subcutaneous tissue)所組成。

再看上圖右邊;Stratum corneum(角質層),Granular cell layer(顆粒層),Spinous cell layer(有棘層)和Basal cell layer(基底層,不是肌底)形成表皮

表皮層(最薄眼皮部位有0.1mm厚,手掌和腳底是最厚部位,也只不過是0.7mm)和真皮層加起來有2~4mm厚,而面部表皮層最上層的角質層部位有0.02mm(保鮮紙的厚度)。

上圖位於表皮下層的是真皮層,裡面除了汗腺(Sweat gland),毛囊(Hair follicle),豎毛肌(Erector pili muscle)等外還包含一大堆組織,而這一層也就是各位最關心的Collagen所在。


再回去表皮層看看;注意一下位於表皮層最下層的基底層。雖然上圖沒有標明,但討厭的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也位於基底層。

下圖左方是簡化了的表皮(Epidermis),真皮(Dermis)及皮下組織(Hypodermis又稱Subcutaneous tissue)結構。其中右方匡匡是表皮層的放大圖,有標明表皮(Epidermis),表皮最下層Basal cell layer(基底層),而再往下方便是真皮(Dermis)。注意一下,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就緊貼在基底層細胞。




與生俱來的黑色素的多寡決定黑人,黃種人,白種人等的固有膚色;黑人與生俱來的黑色素最多,所以膚色很深,黃種人與生俱來的黑色素份量相對較少,而白種人就最少,膚色最淺,這是遺傳和先天性的。但於後天,黑色素細胞受到紫外光刺激便會產生黑色素,可以引起膚色的變化(曬黑)。

其實妳討厭的黑色素本來的作用是Sun block;黑色素細胞受到紫外光刺激便會產生黑色素,而被黑色素染到色的皮膚細胞使膚色變深(曬黑)。於是深色細胞(深色皮膚)可以起到阻擋紫外光的作用,否則人人都會患皮膚癌(這也是白種人有較多患皮膚癌的原因)。

新陳代謝作用使皮膚的最表層角質層剝落(死皮)的同時,位於基底層附近而被黑色素染到色的皮膚細胞也向皮膚外層推移,在不久的將來最終也成為角質層(位於皮膚低層的皮膚細胞逐步替代剝落了的表層“死皮”)。所以正常情況下當這部份曬黑了的角質細胞剝落時,當然也連同黑色素一齊剝落,因此正常情況下皮膚曬黑後,它還是會恢復原來的膚色。

那麼為甚麼還會產生肝斑,雀斑?雖然黑色素阻擋紫外光的作用是必須的,但由於某種原因(不止是來自紫外光的刺激,還有Peeling,潔面產品等的刺激)使黑色素細胞製造過多黑色素(皮膚的新陳代謝追不上黑色素的產生),或者被黑色素染到色的深色皮膚細胞無法順利進行新陳代謝(排出體外),而當這些無法被排出體外的深色皮膚細胞積少成多便形成我們看到的“斑”。

表皮層最薄的眼皮部位有0.1mm厚,手掌和腳底是最厚部位,也只不過是0.7mm。表皮層和真皮層加起來有2~4mm厚,而面部表皮層最上層的角質層部位有0.02mm。儘管表皮很薄,但皮膚的防禦功能有效使外來物不易入侵體內(包括多數護膚品),否則皮膚接觸到的細菌,病毒等都會進入體內而危害健康(再提醒一下,皮膚是排泄器官)。而真正可以穿過這薄薄的角質層的護膚品並不多,而要使護膚品滲透到真皮層(如試圖補充Collagen)就更沒有甚麼可能。但Cleansing和Peeling產品等倒可以破壞角質層,令皮膚防禦功能受損,導致不該進入體內的東西也滲入皮膚,促成敏感肌等的形成。

與昂貴的護膚品比較,不用錢的紫外光卻有很強的滲透力,而且它的破壞力遠超過醫療美容的修復效果;滲透到真皮層底部(0.1mm~0.7mm深處)便會刺激黑色素細胞,滲透到真皮層(2~4mm深處)便會導致包括Collagen在內的細胞外間質的破壞。


吉木伸子醫生柴亜伊子醫生都說過Cleansing產品等可以破壞角質層,並且防曬是美肌的基本。但妳還不明白如何防曬和防曬的不相信防曬重要性


2012年11月5日星期一

一個美容皮膚科醫生的理念-不可信的“產品推介”

柴亜伊子醫生在Blog中又寫道,在她的診所就診的患者大部分都是看過她的Blog,覺得有道理才決定來看她。她寫道:
“我不敢否定所有的化妝品,但就算是名牌產品也好,市面出售的化妝品(護膚品)中,劣質的產品是在太多,而我的多半患者也搞不懂自用的化妝品到底是怎麼樣的產品,所以我也會幫助她們看她們了解一下她們正在用的化妝品的成份(尤其與患者當前的治療可能有相關的化妝品/護膚品)。雖然要花費不少時間上網去查看成份,我會盡量提供意見給她們,建議哪些產品可以繼續,哪些暫時停用,哪些已經開了封的產品可否一直用到完等等。”

“不是全部,但劣質產品是在太多,而我見過的受害人也太多了,所以我在Blog裡一再強調媒體介紹的美容方法絕對不可相信。電視,電台,雜誌等媒體‘專題介紹’,‘產品推介’等一般都會誇大其美容/護膚效果,而這些‘介紹’,‘推介’內容帶來的後果又沒有人負責。妳要明白任何‘專題介紹’,‘產品推介’的背後一定有贊助商,否則誰會免費‘介紹’和‘推介’?這些贊助商主要都是化妝品廠商,還有,大概也離不開保健品/飲料廠商吧。得到了贊助商提供的好處,Blogger,雜誌和報章上的‘專題介紹’,‘產品推介’當然不會言及不利於贊助商的話,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文中的人物當然祇會大贊特贊這些產品。看到這樣的‘產品推介’只可以當作流行訊息,參考一下就夠了吧,因為專業化妝師也好,雜誌,報紙編輯也好,他們始終沒有專業醫學知識。”

“時常有患者問我一個奇怪的問題:‘應該何時洗面最好?’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她們一致認為‘粉底對皮膚不好,因此必需盡快卸掉粉底。’我聽了她們的解說,發現這個Idea原來都是從雜誌中得到的‘知識’。那麼到底應否盡快卸掉?其實是無所謂。只不過在雜誌的推介文章不斷強調粉底如何對皮膚不好,而多數讀者看過後信以為真,下班一回到家便洗面,入睡前沐浴時又洗面,於是變成洗面過於頻密的局面。成年女性多半屬乾燥型皮膚或混合型皮膚(大概是Cleansing和雜誌裡得到的錯誤洗面知識帶來的成果吧),所以我也未曾遇到過一天內需要洗面達3次的油性皮膚女性。一天內以溫水洗面3次我可以接受,但3次洗面都用到洗面Foam(Cleansing產品),一定會搞到皮膚又殘又舊。除非面部患有濕疹等,否則也沒有必要這麼急著卸掉粉底吧;反正妳已經把‘對皮膚這麼有害的東西’搽在臉上一整天了,對不對?”

“雜誌,媒體的‘推介’宣揚‘Cleansing的必要性’,‘Make-up要徹底卸掉’等的美容知識,於是有人會選用更強效的Cleansing產品和重覆多次洗面和‘搓洗’等方法;這樣的Cleansing產品(洗面Foam,Wipe-off Cleansing產品等)的主要成份實際上就是洗潔精或者是大量Peeling成份,所以我認為使用這樣的產品洗面遠遠有害過不卸妝。當然,使用對皮膚不會構成負擔的清潔劑可以卸到妝就最好不過,但一般來說,對皮膚溫和的清潔劑也意味著溫和的潔淨力,所以可能會感到卸不掉部份較為‘頑固’的粉底,不過,也不必去想太多,因為第二天早上洗完面,一定卸得乾乾淨淨。然而以為沒有卸好,再次使用強效的Cleansing產品,重覆多次洗面,最後只會導致皮膚損傷。”

“我有非常多的患者都異口同聲地表示皮膚狀態不如理想,而她們大部分都有Cleansing和洗面過於頻密的傾向,所以經過勸告後,她們一旦停止過多的Cleansing和洗面,皮膚狀態會產生明顯改善,足以証明Cleansing產品的烈性。每每看到患者皮膚發紅,皮膚沒有光澤而不細膩,皮膚過度乾燥,我都勸她們停用Cleansing產品,勸她們改用沒有添加物的肥皂,而萬一使用沒有添加物的肥皂而卸不好妝也好,我還是勸她們不要繼續去卸。沒有添加物的肥皂已經有相當的卸妝能力,所以我對患者們強調沒有同時使用肥皂和Cleansing產品的必要;肥皂加上Cleansing產品的Double洗面肯定是過度潔面,除非擁有非常油性的肌膚,成年女性如此潔面,皮膚的乾燥一定變本加厲。”

“請注意,就算是Oil cleansing產品,通常也有註明需不需要Double洗面;註明不需要Double洗面的產品,過完水就算完成了Cleansing,所以這類產品裡應該含有大量類似洗潔精的成份,否則不可能單單過水就可以洗掉Oil cleansing產品中的Oil,對不對?解釋得這麼清楚,一部分患者還是無法脫離Cleansing產品......可能是已經被雜誌,媒體‘推介’的‘Cleansing的必要性’,‘Make-up要徹底卸掉’等所謂美容知識洗了腦吧。試想想,化妝品廠商要推廣Cleansing產品,洗面Foam等產品才有生意做,消費者使用這些產品搞到皮膚乾燥,廠商就有機會再推保濕化妝品。廠商推出更強效的Cleansing產品,消費者的皮膚就更
乾燥,廠商再次得到機會推出更具保濕力的Cream。”






“皮膚專科測試致敏物的斑貼測試(Patch test)妳大概聽說過,它通常為期48小時,期間將浸有‘可能致敏物’(藥劑等)的金屬貼紙貼於皮膚表面,之後再貼上膠紙蓋過它,雙重密封,再經過48小時後觀察‘可能致敏物’有否對皮膚帶來過敏反應。貼了刺激性強的‘可能致敏物’,患者通常熬不到24小時便會抓破皮膚,搞到血肉模糊。刺激性不太大的話,可能可以熬到48小時,但貼紙下面的皮膚可能已經發疹,變紅,起水泡等等。為化妝水,乳液,Cream,粉底等進行斑貼測試時,當然是將產品直接塗於皮膚,但為Cleansing產品,洗面Foam等產品進行斑貼測試時,如將浸有這類產品的貼紙貼在皮膚,再密封48小時,皮膚一定會潰爛,所以會改用另一種測試方法Open patch test(直接塗在皮膚,但不密封),觀察期也大大縮短到數十分鐘(大多數未經加水稀釋的Cleansing產品塗在皮膚,可以說不消10分鐘,皮膚變紅是必然的結果,所以通常測試時會加水)。所以清潔劑(Cleansing產品是清潔劑)的Open patch test會以水分稀釋產品濃度到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等濃度後再進行。我想要指出的是甚麼?請想清楚,潔面時,Cleansing產品是直接塗在臉皮而不是添加水分再塗在臉上,那麼Cleansing產品帶來的刺激跟粉底的所謂危害怎麼能相提並論?它是洗潔精!”

“就算名牌,令人質疑的化妝品到處都是。要用這樣的產品,倒不如聽我勸;因為防曬為肌膚帶來的好處才更科學,更有依據,更現實,所以各位勤力一點防曬吧,還有,不要忘記防曬產品要每隔兩三個小時便要補一補!”

各位覺得怎麼樣?覺得柴亜伊子醫生的話有說服力嗎?











2012年11月1日星期四

肥皂變小了妳會怎麼辦?

 剛開始接觸OLEA Natural Soap,妳可能覺得它好大塊,一隻手可能拿不穩,但經過每日的沐浴和洗髮,它終有一天會變小。肥皂小了,表面積也變小,於是妳會發覺肥皂沒有以前那麼好起泡,沒有那麼好用,丟了也有一點可惜,怎麼辦?




找一塊比較新,比較大的肥皂,將大小肥皂結合成一塊就好喇。在兩塊肥皂中間加一點水,先馬馬虎虎將兩個肥皂黏在一齊,明天早上就可以用它沐浴,洗髮喇......




剛剛黏好的肥皂會容易掀起,所以使用時要稍為小心。萬一掀開了也沒甚麼大不了,祇要用完肥皂的時候Make sure將大小兩塊肥皂搭在一起,讓它風乾就OK。這樣用了它沐浴,洗髮兩天之後......




黏好了,掀都掀不開,結合完成,也完全沒有浪費。這個圖片攝於白天,雖然圖片中新舊肥皂的顏色較為分明,但它們還是頭兩張圖片中的兩塊肥皂。整個過程非常簡單,大家都可以試一試!